“我們的首相真是一個具有決斷力的政治家。”帕梅拉蒙巴頓還是忍不住為撒切爾夫人唱讚歌,英國早就應該出現這樣的首相了。
“對對對……”艾倫威爾遜小雞啄米般的點頭,此時此刻是表現立場最好的時機,女首富說女首相是一個政治家,那就是一個政治家。
撒切爾夫人做的動作,簡單來說就是八十年代版的加息縮表,出售國企,減少貨幣供應量,對上層減稅這麼一套操作。
經過這麼一套操作之後,短時間內英國的經濟仍然會惡化,畢竟改革會出現陣痛,這是不可避免的。
至於長期?英國會失去競爭力,看著美國的眼色做事,不過中短期對英國是有利的。
這種東西就和地產紅利一樣,剛開始吸肯定精神百倍,漸漸加大藥量也不管用了。
撒切爾執政的晚期,已經開始準備恢複英國的人頭稅,終於連保守黨也覺得太過分,忍不住讓這個女首相趕緊下台。
但當前,艾倫威爾遜仍然會堅定支持撒切爾夫人的執政,畢竟他和對方某種意義上也是同道中人,英國石油公司因為負債和低效被出售僅僅是一個開始,往後還有更大更多的產業會被私有化。
包括但不限於,石油、電信、天然氣、鋼鐵、自來水等國營企業壟斷的企業到公園維護、垃圾清掃、校園夥食等原來由政府負擔的福利措施都可以由私人擁有和經營。
石油僅僅是一個開始而已,未來的蛋糕還會更大更多,如果帕梅拉蒙巴頓現在就高興的話,以後肯定會臉都笑僵了。
“會有這麼美妙的前景麼?”帕梅拉蒙巴頓的眼睛都成了月牙,沉浸在丈夫口中的宏偉藍圖當中。
“當然有,不過你可要挑好重點,你不可能吞掉所有的產業。不然目標明顯,應該重新通過股權分配實現間接控製。”艾倫威爾遜不知不覺間已經躺在了妻子的腿上,一家之主的氣概已經顯露無疑。
要是這些產業最終在私有化改革當中都指向了帕梅拉蒙巴頓一個目標,哪怕女首富確實是真金白銀的掏錢,按照程序購買下來,也難免引起擔憂,其實可以讓別人出資購買,然後帕梅拉蒙巴頓在其後進行合並。
比如說英國鋼鐵公司可以和馬來亞的蒙巴頓鋼鐵集團合並,英國自來水公司可以和在珀斯經營的自來水公司進行重組。
很多產業都可以這麼幹,可能這麼說有些麻煩,但勝在穩妥,要可持續竭澤而漁。
如果沒有這種長遠的想法,那直接和格雷斯一樣就奔著快錢使勁就行了,還做什麼實業家?不過話說回來,撒切爾夫人想要私有化的產業,帕梅拉蒙巴頓確實都在經營,隻不過大本營不在英國。
礦業在澳大利亞和羅德西亞,石油在東馬和中東、肯尼亞、自來水公司在香江、馬來亞和澳大利亞,諸如此類等等……
私有化進程還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另外一個方麵泰國方麵的軍購對當前的英國算是一個不錯的安慰。
在越南戰爭戰敗,在任總統卡特躲避蘇聯鋒芒的現在,某大國和日不落帝國勇敢的站了出來,一個以實際行動教訓了越南,一個對泰國表達了堅定的支持。
自衛反擊戰雖然結束,但實際上對越南的傷害不大,至少艾倫威爾遜就知道,對越南傷害巨大的其實是後來的十年論戰。
單獨一段短時間的戰爭對一個國家的傷害是有限的,畢竟人不是稻草,說割就割。
越南百業凋零,主要是在兩線被兩個國家消耗了十年,最終導致油盡燈枯。某大國雖然借此了解了所謂的世界第三,但這一次戰爭經驗隻能讓某大國心裏有一個衡量,對泰國方麵起到的作用不大,畢竟戰爭過程在第三國眼中,也不是特別漂亮。
其實不少國家認為自衛反擊戰談不上誰贏,觀感類似於幾十年後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的那一場戰役,激烈非常的激烈,蕩氣回腸也是足夠蕩氣回腸,付出的代價都不小,兩敗俱傷是不少國家的觀感。
現在泰國麵臨的局麵是,一場不到一個月的戰爭,無法真的為泰國解決東部的威脅,美國看到越南恨不得躲老遠。
英國此時出現表示要堅決的支持泰國,看成是雪中送炭,雖然戰後英國割了泰國南部的地峽,但也不是針對泰國的,緬甸那部分地峽不也一樣被割了麼。
責任已經被推到了二戰執政的親日政客身上,我泰王明見萬裏,英明果敢,不能背這種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