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像是美國那樣使用私人武裝也收拾工人,但國情不同,美國這種事是很容易隱藏的,英國本土太小了。”艾倫威爾遜張了張嘴,“我們的目的並非是讓工人失業,裏根總統采取的辦法,並不適合英國。”
所謂裏根總統的辦法,就是三年前,擁有一萬五千名成員的美國職業航空交通管製工會PATCO宣布罷工。PATCO會員屬於聯邦政府雇員,受雇於聯邦航空管理局。
政府拒絕罷工條件,裏根總統命令他們在兩天內恢複工作。工會沒有接受,政府開除了一萬一千名工人,並且規定這批工人終身不得擔任聯邦雇員工作。這就是美國曆史上著名的PATCO罷工事件。
首先美國航空交通管製工會的規模和英國的煤炭工會規模無法相比,剩下就必須要說明基本盤大的好處了。
以美國的麵積來說,一萬五千人鬧事真不是大事,之所以影響到是很多美國人的出行受到影響。
至於被解雇的雇員所遺留的空位,美利堅自有國情在此,自然是外包解決,聯邦政府逐漸將過去由政府雇員管理的部份塔台服務外包。外包節省了成本,也造成了路徑依賴,之後美國開始將大量工作外包,對掏空美國工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艾倫威爾遜可沒準備把煤炭工人弄成失業人口的,首先人數太多,可能會對英國社會造成不穩定,從撒切爾夫人上台,英國的犯罪率就在逐漸升高,不過這件事要分怎麼看,監控設備的需求也是助推電子產業需求的一部分。
艾倫威爾遜相信,隻需要持之以恒,總有一天,像是一九八四那樣的整個社會處在密不透風的監控網絡中,一定會在英國實現。
一九八四這本書本來寫的就是英國,內閣秘書長一定會致力於,讓這一本著作下的社會成為現實,他甚至認為這對英國好處巨大。
如果非要被一個政府洗腦的話,那當然是英國政府來完成這項工作,如果英國政府無動於衷,就怕華盛頓有一天代替倫敦發號施令。
艾倫威爾遜並不隻是忙著載人航天,他也在調配物資尤其是能源儲備,希望從根本上讓煤炭工人明白,至少這一次,他們是絕對無法和政府對抗的,罷工本身就會傷害社會,如果是一個英國拳頭產業的工人進行罷工,那英國政府可能還會多考慮一下。
但像是煤炭工人這種已經被認定遲早要淘汰的產業,有無法在政府已經囤積能源的時候造成社會成本上漲,政府絕對不會後退一步。
安全、效益和環保,頻繁出現在電視和各種輿論上麵,艾倫威爾遜把煤炭產業是否需要保留的問題,作為英國公民討論的大問題。
順便還和工黨議員打嘴仗,無上權威從來都沒說過要消滅英國的工業,工業分很多種,印度連手工業都算工業,是不是英國也要跟著學?
在引用數據上,艾倫威爾遜可不像是撒切爾夫人那樣,他引用的數據都是真的,不像是女首相那樣胡攪蠻纏,一邊捍衛撒切爾夫人對煤炭工會的政策,一邊用事實說話,英國的工業能力是絕對可以優化的。
“很多人說,保守黨政府除了對金融之外,剩下的產業都不感興趣。內閣秘書長對此種說法有什麼想說的。”前首相,現在已經辭去工黨黨魁的詹姆斯·卡拉漢,以後座議員的身份起身質詢。
艾倫威爾遜不能等閑視之,雖然詹姆斯·卡拉漢已經不是首相了,但在目前的英國下議院卡拉漢是連任時間最長的議員,從一九四五年艾德禮內閣開始,一直到現在連續當選三十九年,所以卡拉漢還有一個稱號叫下議院之父。
“尊敬的卡拉漢議員,確實是有這麼一種說法。我並不確信內閣是否已經對此取得共識,但是白廳堅決反對這種決策,一定會鬥爭到底。”
艾倫威爾遜擲地有聲的回複道,“英國要做一個高科技工業國,雖然金融業的收入更令人心動,但卻無法覆蓋廣大的公民,要一個社會整體富裕,還是要走工業強國的路線。”
“我的內閣秘書長,希望你能夠在捍衛國家利益的角度上,不屈從政治上的壓力,就像是你從前做過的一樣。”卡拉漢對這個回答表示滿意,完成了這一後座議員和內閣秘書長的雙簧表演。
喵喵尒説
。您提供大神青山鐵杉的大英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