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故地重遊(1 / 2)

“可以這樣麼,不會有問題吧?”艾倫威爾遜又玩起了欲擒故縱,“如果科爾要服軟了,我別出現了再引起了反作用?對英國的利益造成損害?”

“不會的,也許聯邦德國的官員,很希望見到英占區的秘書長。”撒切爾夫人躍躍欲試的勸說,她要給科爾一個厲害,帶上戰後曾經在英占區留下過痕跡的內閣秘書長,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原來是這個目的。”艾倫威爾遜吹了一個口哨,首相是想要利用自己,不過麼,去一次也不是不行,報仇不隔夜嘛,什麼狗屁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要不是聯邦德國還有他和妻子同等地位的龍騎兵,科爾下台他就崩了這個和自己胡攪蠻纏的德國總理。

此時熱錢逃離,能源短缺的環境下,德國人選擇的辦法就是硬抗,但這個時間段並不好,老布什上台之後改變了裏根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隻是顧全大局才沒有收割德國,但既然英法能夠給德國造成恐慌,美國自然願意不用做惡人當接盤俠,承接德國逃出的熱錢。

美國在當前烈度的北約內鬥當中態度曖昧,這就讓科爾的心涼了半截,所以這才有了希望和撒切爾夫人談一談的想法。

撒切爾夫人覺得艾倫威爾遜的分析句句精辟,就是這個原因,“那麼我就會在訪問的名單上,告知德國人,要帶著不受歡迎的內閣秘書長一起去波恩。”

這當然是好,不過艾倫威爾遜要通報一聲,帕梅拉蒙巴頓則表示自己要飛一次澳大利亞,督促說服澳大利亞政府的聯合研製工作,畢竟她不在當地不放心,澳大利亞也存在親美派的,要是美國也用第四代戰鬥機拉攏澳大利亞?

“這不用擔心,美國現在還沒有在最先進武器係統上進行聯合研製的心,不過回去一趟也可以增加把握。”艾倫威爾遜沉吟了一下,還是辛苦讓女首富跑一趟了,都是為了增加成功率。

不同於上一代的F15,美國的第四代戰鬥機是有競爭者的,現在艾倫威爾遜扒了F22的殼子用在暴風項目上,很可能就會出現YF-23戰鬥機成為勝利者的未來。

畢竟F15因為和英國台風戰鬥機相似,已經很讓自我感覺良好的美國軍方難堪了,趨同演化的借口用一次就行了,美國但凡是要點臉,都不會在下一代戰鬥機上犯同樣的錯誤。

不過按照諾思羅普公司的傳統,那是肯定不便宜的,這家公司的傳統就是做就做最好的方案,玩就玩最先進的技術。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花最貴的錢,用最久的時間,攻克最大的難度。

說不定還會造成美國軍工企業的格局變化,曆史上YF23的失敗造成了美國航空製造業的大洗牌。

研發F22成功的三巨頭:洛克希德,通用動力和波音,洛克希德在方案提出後很快兼並了通用動力旗下的F16項目,使得通用動力退出戰機製造,而不久後又兼並了馬丁,成為洛克希德·馬丁,獨霸一方;波音更不用說,方案成功後的九十年代末期與麥道上演世紀大合並,形成了洛馬在軍機市場兩分天下的局麵。

失敗的這邊呢,諾斯洛普不久後與海軍戰機專業戶格魯曼合並,未來主要經曆放在集中在開發無人機和造船,要不是主導了B-21的開發,人們幾乎都懷疑它快要喪失戰機製造能力了。

而麥道就更不用說了,一般人都忘記了,麥道其實曾經和波音是齊名的。

要是YF-23勝出那就有意思了,從指標上這個失敗者其實比F22略勝一籌,問題就在於難度超過F22許多。

標誌性的4S性能競爭中,YF-23在隱身、超巡、超感知三項上均勝出,YF-22僅超機動勝出。而前三項在大多數人看來,其實比超機動性重要。

要是英國真把暴風項目亮出來,五角大樓為了當時大帝的尊嚴,沒準會硬上YF23,要壓過老父親一頭。

這樣說不定,F35也會提早招標來填補因為YF23項目難度太大的空白,總之YF23項目要是勝出,會在未來帶來很大的變化。

要麼就是設計目標太高導致難產,但如果真的出來了,那就是一個比猛禽更加厲害的怪物。

但要說到F35,這也是有變化的,雖然這個世界英國不玩垂直起降了,和蘇聯那邊垂直起降的技術沒有被影響到,如果能夠從蘇聯那邊得到英國需要的垂直起降技術,加上英國本身的技術,說不定還能再讓美帝活在一次影子裏。

一想到美帝可能要上一上難度,告訴禁區至尊英帝,什麼叫當世美帝的技術,艾倫威爾遜忍不住心潮澎湃,預祝他最愛的妻子一切順利,能不能看到美帝的全力,說不定就在女首富這一次的遊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