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歐洲集體意誌(2 / 2)

“這個問題啊,剛開始確實是很熱情的,尤其是十條綱領提出之後。”阿諾德忍不住笑出來,“不過自從首相開啟了環德外交,在歐洲廣泛的建立阻止德國統一的陣營之後,局勢就穩定了許多,聯邦德國遇到能源危機開始,民主德國公民似乎有夢想破滅的感覺。”

阿諾德也不否認,作為信息的搬運工,他在這一次輿論塑造中也有一定意義上的作用,畢竟他也是英國人,一切以國家利益為準繩。

“我們對聯邦德國采取敵意,確實是給民主德國公民看的。民主德國對自由世界還有什麼不切實際的幻想?英國不介意一個一個的戳破,全用在他們在西邊的兄弟身上。”艾倫威爾遜笑眯眯的道,“這都是為了歐洲和平。”

艾倫威爾遜心裏很清楚,其實兩個德國的交流很密切,不同於三八線的朝鮮和韓國,軍事分界線涇渭分明管控的嚴密。兩個德國之間的流通要頻繁的多,而且是雙向流通,不止有民主德國的公民逃到聯邦德國生活,反過來也有。

如果隻是一星半點自然不值得注意,但這個規模非常大,這麼多說吧,幾十年來有近兩百萬人從民主德國跑到西邊生活,可還有這個數字的三分之一的人數,是從西邊往東跑的,六七十萬人也不少了。

德國的人員流動遠遠超過朝鮮半島,艾倫威爾遜斷定,波恩和柏林之間其實對對方的信息都很清楚,不像是韓國人說朝鮮,基本上是在造謠。

“科爾這次沒給我們承諾,他以為我們就沒辦法了,也許我們應該重新考慮一下民主德國的定位了。”艾倫威爾遜對著兒子低語,這一次撒切爾夫人突然出現在民主德國,馬上就會有效仿者。

阿諾德皺眉想了一下,用篤定的口吻道,“我想,下一個訪問柏林的應該是葡萄牙,對不對?”

艾倫威爾遜滿意的點頭,女首富和葡萄牙人建立的友好關係也幾十年了,這沒有因為薩拉查體製的終結而結束,恰恰相反,葡萄牙之所以在丟失殖民地之後,還能夠沒有受到反噬,是有英國的功勞在裏麵。

現在葡萄牙總統安東尼奧·拉馬爾霍·埃亞內斯是軍人出身,事實上薩拉查體製終結後到目前為止,葡萄牙總統都是軍人出身。

休息了一天,恢複精力的撒切爾夫人,在英國經濟顧問的陪同下,參觀了英式私有化的成果,重組的民主德國汽車產業招牌,正在和聯邦德國打官司的奧迪集團、還有德累斯頓微電子集團。

在視察英國和德國友誼象征的兩個集團之後,撒切爾夫人表示對民主德國未來的看好,英國願意和聯合國正式成員國民主德國發展關係。

撒切爾夫人兩天接連為昂納克政府背書,同時也是為英式私有化背書,因為這也算她的功績,很快通過柏林的國營電視台,走進了民主德國公民的千家萬戶。

當然新聞的重點,主要放在撒切爾夫人站在柏林牆下,稱讚柏林牆是任何國家都必要的邊境管理體係,建立是可以理解的。

很正常嘛,當初是民主德國抵抗更強的聯邦德國不斷吸血,現在是英國阻止民主德國被聯邦德國一口吞了,立場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也就不一樣了。

撒切爾夫人的背書為環德外交的開拓和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英國首相都不介意首先做一個惡人了?那其他國家跟隨一下,科爾有什麼理由反對?

就在撒切爾夫人宣布結束了兩個德國的訪問之後,葡萄牙總統埃亞內斯當即宣布,要對民主德國展開友好訪問,這個英國曆時七百年的盟友,在接收到了倫敦的信號之後,第一個跳出來幫幫廠子,宣布要訪問柏林。

民主德國領導人昂納克立刻表示歡迎,“民主德國的發展需要全體歐洲國家的支持,在新時代屹立在世界前沿,要有廣泛的朋友。”

作為德國的親密盟友,意大利總理朱利奧·安德烈奧蒂絕對不能缺席,緊接著在葡萄牙之後宣布了,要對民主德國進行訪問,法國總統密特朗的反應不算快,但是馬上就知道英國人打著什麼主意,不得不承認英國的外交手段確實夠用,迅速加入了歐洲的整體意誌當中。

科爾要兩個德國統一的想法,起到了一拳沒打開,引得百拳來的效果,整個聯邦德國都陷入了歐洲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