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歐美貿易戰(1 / 2)

這一場的港督爭奪,別管艾倫威爾遜是怎麼贏的,反正他代表白廳贏了,從現在開始到七年之後,這段時間當中,這個各種意義上的香江一號人物,將會置於白廳的影響之下,這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至於些許大臣的牢騷怪話,艾倫威爾遜又不在乎,東方的政策有兩個執行人,一個是剛剛被任命為港督的大衛·哈特利,一個是香江著名愛國商人夏洛,有這兩個可靠人士在,相信在政策執行上不會出現變形。

隻要人口素質不太差,規模起來了就被認為是市場潛力,這不是現在才有的說法,在日不落帝國時期,英國就是這麼認為的。

作為人口規模最大,也是當今世界唯一突破十億人口的國家,受到重視是理所應當的,艾倫威爾遜當然會找一個時間,和兩個兒子好好談談。

“我就是有些問題,如果有些事情上我們和他們沒有共同利益怎麼辦?”大衛也不想在這個時候掃興,但這個場合不問一下就可惜了。

“如果真的出現了這種問題,一定要做好拉踩工作。”艾倫威爾遜壓低聲音道,“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同時增加第一島鏈的存在感。自從常公父子死後,美國對第一島鏈的掌控其實在增強。有他們做墊背的,我們這邊歲月靜好就行了。”

詐騙島可是美國第一島鏈的重要一環,要是華盛頓願意放開壓製就當他沒說,可這怎麼可能呢?當然是用詐騙島的身家性命換取美帝極盡升華啊。

夏洛就很尷尬的搖頭道,“就沒有一個和平的辦法解決問題麼?一定到了最後會打起來?”

“死的又不是你,你不要從民族情感上思考問題,人本質上也是一種可消耗品。”

艾倫威爾遜安慰著夏洛,“想要解決的快一點,動手的時候一定要絕不留情,你知道蘇聯為什麼會輸麼?蘇聯從頭到尾沒有證明蘇軍,敢不加掩飾的和美軍開戰而且還贏了。那建設了幾十年的軍事力量有什麼意義?”

“以後蘇軍更加沒有證明的機會了。”大衛接口道,“現在蘇聯的狀況,所有國家都一清二楚,哪怕是在香江,也有討論的熱度。”

“你錯了。”艾倫威爾遜一挑眉,“恰恰是在這個時候,我們才會避免刺激到蘇聯,說句實話,哪怕就算是現在有一顆核彈落在北約國家,北約都不會反擊,從布什總統宣布冷戰結束,提高核武器使用門檻的巴黎會議結束開始,就不存在這種可能了。”

仔細想想,艾倫威爾遜也不是不能理解,現在蘇聯亂成這樣,亂成這樣的國家還是有一個四五萬顆核彈的國家。

布什總統當然要降調離遠一點,不然的話蘇聯的矛盾激化,出現了幾十年建設出來的蘇軍混戰,萬一拉著美國墊背怎麼辦?

以己推人一下,如果處在蘇聯境地的是美國,美國至少也會謀劃一下同歸於盡,沒有理由蘇聯內部就沒有這種想法。

所以說現在反而是北約從成立以來,最為克製的時刻,不但不對蘇聯有進一步的壓迫,還希望見好就收,讓蘇聯平穩的活下去,畢竟在這麼下去,說都不知道某個蘇聯軍事指揮官,是不是會發出一枚核彈,像是核炮彈、核魚雷蘇聯可是有不少。

活得好好的要是被已經病入膏肓的國家拉著墊背,那就虧大了,所以哪怕蘇聯解體的前一天,老布什和撒切爾夫人還都在維護地圖頭。解體那才真正是意外之喜,堪稱是上帝顯靈。

“所以回到東亞的戰略,我們和他們沒有衝突,他們和美國人的衝突點倒是很多。”艾倫威爾遜帶著憧憬之色道,“到時候誰贏了我們就會幫誰,就看什麼時候出現那樣的局麵了。”

安排好了香江問題,還有一個問題可以偷偷準備,但是不能大張旗鼓的推進,那就是貿易體係。

現在的世界沒有一個叫世界貿易組織這個全球化的東西,前身關稅與貿易總協定還是存在的,創始國一共二十三個國家,和北約的成員國大體類似。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成員國現在固然不是二十三個了,但要說這個組織作用很大倒也不一定,現在一些區域組織比如說歐共體,就在作用上完全可以把這個組織替代,艾倫威爾遜記得世界貿易組織是一九九五年才成立的。

那個時候蘇聯都解體三年多,美國已經消化了蘇聯的絕大部分勢力範圍,軍事上借伊拉克老鄉的人頭重新立威,在全世界都處在一呼百應當中,順勢把世界貿易組織給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