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條關於蘇聯的新聞,傳到了倫敦,這也是立陶宛獨立的最新進展,艾倫威爾遜雖然表麵說不重視,其實他本人很重視,隻不過是讓別人不要重視。
關於立陶宛自由派宣布蘇共為非法組織這件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這種反響是輿論層麵的,並非是政府層麵,自由世界的領導人仍然是在維護蘇聯的主權完整,至少是表麵上。
當然一些套餐還是要預備,該做的都要做,失敗了立陶宛人付出代價,還可以試探出來蘇聯的底線,萬一要是成功了呢?
畢竟這種自帶狗糧的走狗,不至於傷害到自由世界這邊,說到底死了就死了,艾倫威爾遜和華盛頓方麵進行交流之後,決定捐助一百萬英鎊和美國一起支援立陶宛獨立運動,順便留下了證據。
然後就是展現父愛的階段,在和阿列克謝耶夫的通話當中叮囑,“也就是說,目前強硬派希望動用阿爾法部隊解決問題。我記得這支部隊是你當初按照安德羅波夫的命令建立的,這件事你絕對不能表態,蘇聯的自由派已經膨脹起來了。說不定俄羅斯的總統會和蘇共對著幹。”
艾倫威爾遜記得,契丹人其實在立陶宛獨立的過程中,扮演了拖後腿的角色,號召自由派支持立陶宛獨立。
也碰上了確實沒擔當的地圖頭,最終就是把鎮壓獨立停留在了嘴上,也就是說除了不承認立陶宛獨立,事實上立陶宛已經獨立了。
契丹人的聲援理論核心是什麼呢?那就是一旦蘇軍出動鎮壓立陶宛獨立,有一天就會聽從蘇共的命令鎮壓自己,所以俄羅斯要支持立陶宛獨立。
這並不是通過多麼隱晦的暗示表明的,而是契丹人在美國駐蘇聯大使旁邊公開這麼說的。
所以說解體之後俄羅斯的困境,造成的不是別人,就是契丹人本人,他本人當然也怕被清算,所以在交出總統大權的時候,要求繼任者保證不清算他,同時也對俄羅斯人道歉,表明自己並不是都做對了。
隻是從後來的事情來看,契丹人這個錯誤簡直太大了,蘇聯雖然是世界第一領土大國,但因為處在高緯度地區,有效的領土並不多,凍土帶差不多都是俄羅斯自己的,丟掉的五百萬平方公裏,和剩下的領土相比條件還都不錯。
從人口角度,近三億人的蘇聯變成一點五億人的俄羅斯,相當於丟了百分之五十的人口,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也沒這麼慘,戰勝國倒是有比這慘的,比如說殖民時代的一號英吉利,二號法蘭西。
不知道契丹人是不是在臨卸任之前,是害怕清算還是真對俄羅斯越來越糟感到了愧疚,反正他應該是認識到了自己在智商領域和地圖頭具有同等地位,不過現在的他肯定認識不到,滿腦子都是要奪權。
現在不能讓阿列克謝耶夫牽扯進去,這是更高層的鬥爭,就怕好大兒一個熱血上頭,覺得這是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就往上衝,俄羅斯的自由派現在可還沒表態呢,萬一地圖頭縮了,阿裏克謝耶夫以後怎麼辦?
很快,艾倫威爾遜確定了一點,阿爾法和信號旗特種部隊,都是阿列克謝耶夫所建立的,但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現在阿列克謝耶夫和兩支特種部隊的關係,處在暗中,而不是明麵上的人事關係。
知道了這件事,艾倫威爾遜馬上告知道,“那你更不能牽扯進去,歸根究底立陶宛的問題是小問題,兩百七十萬人,立陶宛本民族隻有二百萬,七十萬是俄羅斯人,想插手什麼時候都可以插手。更大的問題是俄羅斯本身的問題,蘇聯十幾個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自己都占據了大半,這才是你應該在意的問題,而不是在小問題上麵冒險。”
“一旦你牽扯進去,在測試出來了對手底線的同時,也會把自己的底線暴露,如果你不信任我的話,問問你母親是不是同意我的話。”
艾倫威爾遜前一段時間,還在嘲笑南非白人政府給黑人反抗者一個厲害的同時,把自己的底褲給漏出來了,現在直接活學活用套在了蘇聯身上。
立陶宛的事情好解決,就算是立陶宛全民皆兵,拿出來十萬中堅力量做炮灰就不錯了,那都是要全民支持的態度才行。
事實上他記得,立陶宛自由派在蘇聯晚期的武裝規模,大概是五千人,阿爾法特種部隊還有一千多人呢,這支特種部隊被他評價為不能用來打真正的攻堅戰,那是說對付俄羅斯自由派的,打立陶宛完全可以當正規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