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德國現在上上下下已經被滲透一個遍,之所以沒有變色,那是因為英國不希望民主德國變色,給了民主德國公民選舉權,人家要公投統一怎麼辦?
雖然英國還是可以繼續嚐試阻止,可哪有現在來的這麼容易?
其實同理,捷克斯洛伐克也麵對差不多的問題,隻不過是捷克和斯洛伐克之間的分裂問題,目前來說法國也不想恒生事端。
所以在歐共體的框架下,英法兩個歐共體的領導國家,彼此充分的交換了意見,結論就是在民主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問題上,英法兩國還是要背靠背。
當然法國還強調一點,歐洲大陸的局勢不應該被非歐洲國家幹涉,艾倫威爾遜的內閣秘書長任期還沒結束,自然是全盤答應。
“法國人還真是念念不忘對歐洲霸權的追求。”帕梅拉蒙巴頓碎碎念道,“真不知道該說他們什麼好。”
“不過現在正需要法國人這種心態,我們都明白,美國強大,蘇聯也強大,哪怕是現在的蘇聯。”艾倫威爾遜直接一個臥倒,躺在女首富的腿上滿臉的愜意,“戰後的第三方力量,也維持過一段時間,不然我們為什麼要把法國拉入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當中?其實現在的局勢,憑借英法兩國也不是不能夠維持住歐洲的均勢,法國人總這麼自信並非沒有理由。”
艾倫威爾遜口中的歐洲均勢,當然是十分勉強的,是算上目前還接受英國領導的所有人口,還要算上聯邦德國,九千萬人口的英國,七千萬的法國,和六千七百萬的聯邦德國,而蘇聯隻能算自己,這樣一種均勢。
再加上什麼意大利、西班牙就沒有必要了,蘇聯在東歐的領導力,可比歐洲老牌帝國主義令出多門有用的多。
實際上,後世法德之所以想起來和俄羅斯拉入歐洲安全的框架當中,不也是德法加起來一億多人,俄羅斯也就一億多人了,法德領導人覺得能夠維持均勢麼。
“當年英國用波蘭換取了希臘,你覺得蘇聯退縮到什麼程度,歐洲才能變成均勢。”帕梅拉蒙巴頓一聽,似乎自己的丈夫也有這方麵的意思,“似乎你和法國人很有共同語言。”
“離岸平衡確實是很累,有時候像是法國人想的那樣簡單一點沒什麼不好。”
艾倫威爾遜仔細想了一下,“民主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波蘭這些國家怎麼也要脫離蘇聯的控製,可以存留一些影響力,但像是從前肯定是不行了。”
“留出來讓蘇聯對巴爾幹的影響力?”和這個男人睡了這麼多年,帕梅拉蒙巴頓馬上抓住了重點,“這是為什麼?”
“給意大利和土耳其留下一定的威脅。”艾倫威爾遜感歎著自己的刀工精準,意大利和土耳其也有大幾千萬人呢,這不就是一戰之前的帝俄麼?
艾倫威爾遜想要解決的是英國的麻煩,考慮到法國也是歐共體的核心,最多就算上法國,但是意大利和土耳其,他是相信這兩個國家的國力的,大幾千萬的人口,頂住蘇聯一個方向的影響力絕對可以。
其實這樣的態勢很像是什麼呢,就是一戰之前的歐洲局勢,考慮到當時波蘭也是帝俄的一部分,這樣的局麵如果出現,蘇聯麵對的局麵相當於略微青春版的帝俄,但是也沒有惡化到哪去。
這樣的話,反正歐洲的正麵是有足夠的的緩衝區了,至於東南歐那邊就要辛苦一下意大利和土耳其,承擔聯邦德國在冷戰時期的角色。
總體而言這樣的局麵,歐洲的局勢一樣可以得到很大的改觀,尤其是對英法兩國甚至聯邦德國而言,不過地中海方向並不在改觀的範疇之內。
“土耳其和意大利肯定會謝謝你的?”帕梅拉蒙巴頓忍不住偷笑,果然現代英國的離岸平衡手,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太樂觀了。
帕梅拉蒙巴頓也看不見未來,認為丈夫的考慮太過於樂觀,難道蘇聯真的會一聲不吭就往這個路線走?現在東歐國家還存在不少蘇軍呢?
“你忘了前一段時間地圖頭在蘇黎世開完會就坐飛機走了?”艾倫威爾遜壓低聲音道,“據不可靠的消息,蘇聯的外彙儲備已經見底了。”
物資這個東西蘇聯還是有很多的,但是發工資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了,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蘇聯在冷戰製造的軍備真的龐大,讓解體之後的俄羅斯連工資都開不出來,光是倒賣軍火就堅持了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