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圖頭讓步宣布駐軍回到軍營的命令之後,亞佐夫和亞納耶夫進行了一次簡短的對話,兩人是堅決主張要強硬對待立陶宛分離勢力的人,並且一直堅持這樣的觀點,但是毫無疑問,因為地圖頭的瞻前顧後,幾乎是再次失敗了。
第一次,兩人覺得如果任由地圖頭繼續領導蘇聯,這可能會成為一個天大的錯誤,短暫的對話之後,兩人取得了共識,不能在這麼繼續下去了。
事實上兩人都是地圖頭一手提拔起來的,亞納耶夫之前是工會領導人。
而亞佐夫雖然經過戰爭,但資曆也很低,是地圖頭越過許多資深將領,選擇了相對年輕,資曆較淺的國防部副部長兼幹部訓練總局局長、陸軍大將亞佐夫為新任國防部長。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任命德米特裏·季莫菲耶維奇·亞佐夫大將為蘇聯國防部長。
亞佐夫當年六十三歲,衛國戰爭結束時不過是營級幹部,一九八四年才晉升為大將,黨內職務僅僅是蘇共候補委員。
對亞納耶夫和亞佐夫來說,地圖頭對他們兩個都有知遇之恩,兩人確實也一直支持地圖頭,便開始了一次次失望直到現在。
連他們都已經對這個領導人忍無可忍了,升起了換掉這個人的想法。
艾倫威爾遜不知道,原來此時蘇聯和英國都在經曆內部的反叛,他還正在協調保守黨的議員,而無獨有偶,阿裏克謝耶夫也正在福爾采娃麵前,希望母親幫助自己分析當前的形勢,“什麼時候挑起矛盾更加合適。”
“這一場地圖頭和俄羅斯總統的博弈,他輸了。”福爾采娃首先確定了地圖頭這一次失敗者的身份,然後道,“等到駐軍回歸軍營之後在動手,這樣地圖頭的失敗者身份已經確定之後,才是打擊葉利欽聲望的機會。太早不行,需要讓地圖頭的失敗發酵一段時間,所以暫時先忍耐。”
“不知道他怎麼看。”阿裏克謝耶夫口中的他,自然是在處理和蘇聯情況差不多的英國內部矛盾,某個無上權威。
“我想他的看法也差不多。”福爾采娃不知道此時他恰好猜對了,艾倫威爾遜確實正在保護保守黨政府的內部團結,現在兩國都在麵對差不多的問題,不過采取的辦法則不同,他是維護團結,俄羅斯這邊則是在攤牌的前夜。
福爾采娃提醒阿裏克謝耶夫道,“這一次黨內普遍都會失望,說不定就有很多人有想要換掉他的心思了。政局還會變得更加混亂。你一些偷偷摸摸的小動作,隻要做的夠隱秘,應該沒人會關心。”
這就是讓阿裏克謝耶夫放心大膽的去做,文化沙皇一直反對自己的兒子介入政治,可是一直反對無效,現在她隻能做好一個參謀官的職責,提醒阿裏克謝耶夫不要再這個過程當中犯下不可彌補的錯誤。
稍晚時候,艾倫威爾遜繼續自己的蘇聯通話,並且提出來一個建議,“有沒有可信的少數民族部隊,可以使用?”
艾倫威爾遜想起來了傳統上的離岸平衡,其實對待反叛勢力上,有時候用這樣的部隊更有效果。
如果說近代有什麼遺憾的地方,艾倫威爾遜固然是尊重左宗棠左大帥,但是如果他說的算,他還是希望多隆阿將軍的戰略代替左宗棠的戰略,多將軍不應該英年早逝。
“當地沒有能夠利用上的民族,要是中亞的話,倒是有一批朝鮮人可以用。”阿列克謝耶夫點到為止,直接反問道,“母親讓我在等一等,等到駐軍回到駐地動手,這樣可以打擊葉利欽的聲望。”
“她說得對,肯定比我了解蘇聯,聽她的。”艾倫威爾遜一聽複姓耶律,單名一個欽的契丹人,心情都變好了,“他不是表態支持立陶宛獨立麼,就用血洗俄羅斯社區來對付他,下手要恨,有的時候我們也不得不偶爾拋棄好人。”
隨著地圖頭的命令,波羅的海軍區的部隊從之前布置的地點撤離,被蘇軍控製的立陶宛再一次出現了權力真空。
阿爾法部隊這一次的行動幾乎變成了無用功,甚至還要因為造成人員傷亡受到批評。
阿裏克謝耶夫現在最為緊急的事情,是要對阿爾法部隊進行安撫,同時也是按照上麵的壓力,拋棄一批好人,然後換上更加可靠的指揮官,提升自己對阿爾法部隊的控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