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威爾遜點頭認可,大英帝國是亞洲國家,是十九世紀英國國策的一個冷笑話,把和歐洲離岸平衡和保護英屬印度安危的戰爭都列出來做對比,英國為英屬印度發動的戰爭比在歐洲要多,所以才有這麼一句話。
現在這句話仍然是通用的,畢竟應印度的邀請,英國準備就猛虎組織破壞自由航行的事情,出上這麼一把力。
之前他還在國防部,當國防參謀長製定一個剿匪計劃呢,在他看來問題不大,斯裏蘭卡也不比詐騙島大多少,隻要截斷和次大陸泰米爾人的聯係,麻煩不到哪去。
泰米爾猛虎組織,還是斯裏蘭卡獨立後,政治上處於劣勢的泰米爾族人對由僧伽羅族人主持的政府在語言、就業、教育和宗教等方麵的政策不滿,兩民族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並多次發生流血衝突。
當然在某些國家的眼中,這又是大英帝國殖民罪行的一個微不足道的部分,有時候艾倫威爾遜也不得不提英國說兩句話。什麼都能怪到殖民上,英國去之前,當地就已經有泰米爾人了。
猛虎組織采取暴力手段企圖在斯東部和北部地區建立一個獨立的泰米爾國家,他們反對斯裏蘭卡-印度和平協議,要求撤走印軍。
它的主要裝備有作戰坦克、裝甲運輸車、遠程火炮、防空導彈及用於巡邏的炮艇等。
艾倫威爾遜記得,某大國是支持斯裏蘭卡政府剿滅泰米爾猛虎組織的,當然也用了不短的時間。
他覺得英國有更好的條件更快的解決問題,畢竟某大國在這個時代,也隻能通過顧問的辦法,英國則不同,隨便從皇家太平洋艦隊,這一平均艦齡最高的艦隊當中,劃拉出來幾艘驅護艦,足以截斷斯裏蘭卡泰米爾人和印度泰米爾人的聯係。
地麵武裝並非英國的長處,尤其是叢林戰和遊擊戰,這就要看好大兒能不能從養著上百萬軍隊的越南,招一批人出國創彙了,應該問題不大。
“一個萬把人的武裝,還能有多難打?”艾倫威爾遜一巴掌拍在地圖上,大概也就是立陶宛分離武裝的水平,很難對付麼?
這一次,無上權威非要牛刀殺雞一次,看一看挺出名的猛虎組織,能有多大的成色,國防部按照布爾戰爭的反遊擊戰拿出來了一套作戰計劃,艾倫威爾遜並沒有嫌棄老,就斯裏蘭卡軍隊的水平,比布爾人強是肯定的,大要說是脫胎換骨?也就是這麼回事。
斯裏蘭卡作為曾經英國的殖民地,政治製度和英國有相似之處,哪怕是自由世界,也分總統製和議會製,斯裏蘭卡是後者。丁吉利·班達·維傑通加是現在斯裏蘭卡的現任總理,在英國主動表示願意幫忙的時候,他非常願意英國的介入。
在怎麼樣,英國也比印度人強吧?而且英國的野心,也敵不過印度的現實威脅,借由猛虎組織幹涉斯裏蘭卡內政,但是最終又怕猛虎組織壯大反而激起印度本土泰米爾人的分離主義,拉吉夫甘地就是在這種搖擺當中遇刺身亡的。
印度政府肯定對自己搞不定的問題,英國人又往上蹭不開心,不過這也是有先例的,比如說一九七一年孟加拉內戰,英國不是表演了一下極盡升華,硬擠進了孟加拉國麼,誰讓你搞不定的,菜是原罪。
英國願意在斯裏蘭卡政府的主動邀請下,還保全印度的麵子願意聯合行動,已經很對得起印度人了。
今天之後,斯裏蘭卡總理丁吉利·班達·維傑通加的倫敦之行,在以和首相撒切爾夫人簽訂的共同防務協定之後結束了。
亞洲的和平,一天都離不開我大英,這些國家把英國當成主心骨看待,這有什麼辦法?
這要是原來,蘇聯集團的國家,尤其是世界第一領土大國和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肯定要抨擊一番帝國主義,時代變了,以後也不會有這種事。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表示願意派出一些參謀,協調對猛虎組織的行動。”米德爾頓說完好消息,然後道,“不過美國方麵的消息,似乎不願意英國擴大在軍事領域的投入。”
“你看,立陶宛和莫斯科的談判,都沒讓美國人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上麵。”艾倫威爾遜輕哼一聲道,“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盟友確實是令人摸不清,它到底算不算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