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禦前奏對(2 / 2)

這話一出來,李沆、王旦瞬間滿臉凝重,老於事務的他們,自然知道劉升月所說並非虛言,唯趙恒還能坦然以對,問劉升月:“那春江的意思是?”

“陛下,草民認為,必須朝廷加以管控。律法是刀,可以殺人,律法也是牆,可以護著家國百姓,既要護著百姓身家性命安全,又要護著百姓的活路,不能讓金錢淩駕於律法之上,要調節好金錢與朝廷、與百姓的關係。”

劉升月話才落,李沆立即喝彩:“月哥兒此言大善!陛下,治國理政,細論起來也不過如此。月哥兒可曾讀過詩書?”

劉升月答道:“有勞李公動問,詩書讀過幾年,不過,有些偏科,不會吟詩作詞,不會寫文作賦,隻文史經濟這些有幾分心得。”

李沆點點頭,對趙恒道:“此乃成事之人。”

這老頭兒好耿直,當麵就誇人。

劉升月克製著摸鼻子的衝動,朝李沆躬身行禮:“李公廖讚。”

禦座上的趙恒點點頭,讓劉升月把腹案詳細稟來,劉升月當即就把自己的想法一條條列出來:“水泥是好物,當推廣之,然由此帶來的風險和影響,也必須提前預設與考慮。采砂是個大問題,如何把采砂從有害的方向引導到有益的方向,便是管控的目的。是故,從哪裏取砂,如何取,取多久,如何監管等,需得提前規定好。草民建議工部水利司派人考察,確定可以采砂的地點,然後,以拍賣的方式,設定一個期限賣出去,同時,采集管控時,可以設一個積分製度,明晰標準,濫采的,不止要罰款,還要取消資格,由此來加強管控,限製濫采……”

劉升月一條條說,不過,李沆和王旦都是老沉持重的人,並未當場表態,皆表示需要回去找來工部、河防使等人會商之後,才敢給官家遞上陳條。

趙恒當即問道:“如此說來,水泥是好物,現下煩憂者乃是管控?”

李沆道:“回陛下,這世間,但凡新生一物,必將有個適應、流傳的過程,唯有如此,存在之問題才會暴露出來,如此方好管控。如月哥兒這般,在新事物誕生之初便考慮周詳的,世間少有。月哥兒所言,聽著乃是老成之言,不過,微臣於此了解有限,還需去實地看一看,否則,不敢妄言。”

王旦亦道:“李公言之有理,微臣亦如此。”

趙恒笑著道:“兩位卿家皆是老成持重之人,朕常聽人說治大國如烹小鮮,事關國事,是當慎重。”

劉升月這時忍不住插了一句:“啟稟陛下、李公、王公,關於水泥,草民這裏還有一事要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