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陛下的話,草民就記住了,多謝陛下恩典。為了回報陛下,草民這裏還有一份計劃書,煩請陛下禦覽。”
著,劉升月從袖袋裏又摸出一摞計劃書來,恭敬的呈給內侍,內侍看看趙恒,在趙恒示意下,接過轉呈——
“藥品推廣計劃書?”
趙恒疑惑的看劉升月一眼,低頭細細看起來,越看表情越嚴肅,速度也越來越慢,看到後麵,甚至看幾行字,就要停下來想一陣,思索片刻後,才又繼續往下讀,似是劉升月這計劃書有些難懂。
劉升月靜待著他看完。趙恒輕輕拍了拍桌麵,問道:“如何會做這樣一份計劃書來?汝如何想的?細細稟來!”
“是。”
劉升月看他臉色肅穆,連忙也端正了一下態度,道:“遼國與我大宋連年征戰,大宋敗者,在於缺戰馬,建不成騎兵,隻能眼睜睜看著遼國的騎兵如入無人之境般,在我境內馳騁逞凶,此等屈辱,草民身為宋人,感同身受。是故,草民便在想,自己能為大宋做什麼分憂!”
趙恒頷首,臉上表情紋絲不動,依舊一派嚴肅,跟先前溫和的樣子大為不同。劉升月心裏暗暗點頭,繼續道:“還是得弄一些遼國需要,又不會損害大宋利益的東西,這個東西還必須是非要不可的,想來想去,以現實的形勢下,又是草民能做到的,唯有藥物。”
宋遼兩國連年征戰,每年傷病無數,以現在的衛生條件和治療水平,若是能有一門有效的抗菌抗感染的藥物,便是從走私的渠道進入遼國,也定能受到遼國的歡迎,進而可以謀取更多東西。
劉升月道:“水泥是為了聚集初始資金而燒出來的物事,草民也無心當做長久的事業來做,打算一錘子賣斷方子,所得錢財,必然夠我建個藥物實驗室,製出新的藥來。有了新藥,就有了對遼國的敲門磚,之後,如有需要操作騰挪的地方,則施行起來也較兩眼抹黑容易。希望能以此,為陛下、為國家分憂。”
太過詳細的計劃,劉升月不好,隻了大致的戰略目標和戰術安排,趙恒蹙眉一臉肅然的聽著,待劉升月完,問他:“此事,阿月你有幾分把握?”
劉升月:“若是製藥,不過是時間問題,若是計劃有幾分把握可成,還須有合適的人選,若人才到位,計劃能有九成把握,畢竟,連年征戰,受損的可不止我大宋,還有遼國,這麼多年與我大宋的戰爭打下來,於遼國的國力便無一絲影響嗎?草民以為不然。”
趙恒聽得頻頻點頭,問他:“若是為了聚攏資金,此事可由朝廷出錢,你無須放棄水泥的方子。”
劉升月道:“多謝陛下恩典,然這隻是草民計劃中的一環,藥是敲門磚,希望能敲開遼國的大門。大門敲開後,當如何操作,則還需要情報積累。到情報,草民啟奏陛下,請創立輿部,收集分析各方信息,以助國策。”
“輿部?這又是什麼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