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戒輕輕地觸碰了一下,屏風沒有反應,證明這是現代的仿製品,不是古物。
向來也對,如果能有保存這麼完好的屏風,絕對是數千萬的天價,就算明珠博物館在土豪,也不可能將這幾千萬的古玩放在大門處。
就算是故宮博物院,也不會這麼做。
要是被誰不小心觸碰一下,那後果絕對酸爽。
繞過屏風,林東發現整個博物館隨處可見一種淡紫色木頭做成的櫃子,看不出什麼材質,但是空氣中有一股淡淡的木香味,很是特別,味道清幽,能讓人不知不覺間安靜下來。
工作人員介紹,這博物館建設的時候,花了三千多萬人民幣,後來內部裝修,則是花了五千多萬人民幣。
一般的城市博物館,可沒有這樣的手筆,這也就是唐雲聲望高,拿到的批款也高,同時接受了一些社會人士的資助,這才將明珠市博物館建立起來。
都說古玩不僅有曆史價值,還有藝術價值,可以說,整個明珠博物館就是一個巨大的藝術品。
許浩然聽得長大了嘴巴,似是對眼前的一切難以相信,工作人員很是得意許浩然的反應,這證明唐雲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價值的,這不是,藝術氣息已經讓人驚歎了。
但是林東知道,估計許浩然是在感歎裝修竟然能用五千多萬人民幣這樣的事情。
果不其然,待到他們走進的時候,能夠近距離觀看裝修所用的木頭,許浩然輕聲問林東,“林哥,這用的是什麼木頭啊,這麼貴?”
這時候林東認了出來,畢竟遠處看可看不清木頭的材質,花紋這些細節。
“紫檀木。”林東的語氣多了一絲詫異,怪不得能用五千多萬人民幣,他敢說,大部分的資金都用在了這上麵。
紫檀木是一種生長極為緩慢的樹木,平均下來,一百年才能長一寸,經過人類的砍伐以及自然破壞,目前世界上幾乎見不到成才的紫檀木,除非去一些深山老林裏麵,碰運氣偶爾能夠看到。
林東曾經聽說過,在一九九四年的美國佳士得拍賣行秋拍上,一張十八世紀的清康熙年間的中國紫檀木桌,拍出了兩千萬美元的天價。
從那以後檀木也就多了一句諺語,叫做一寸檀木一寸金。
這麼說吧,紫檀木就是專門為了權貴而準備的,普通民眾想都不要想。
從古至今,一直如此。
紫檀木的大規模發展是在明代,說起來也是一個頗有戲劇性的事情。
最初的時候,人們意識不到紫檀木的珍貴,隻知道這種木頭非常堅硬,極為難砍,因此隻是用來做一些棋局,卷軸等物。
知道明成祖朱棣率軍打下北京城,趕走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當了皇帝之後,為了宣揚天朝國威,派了一支船隊遠下西洋。
這也就是國人熟知的鄭和下西洋,鄭和出發的時候,船上裝滿了茶葉,絲綢等禮物,準備沿途贈送給那些小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