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還是去別處看看吧,這盒子我不賣了。”小夥子說完,轉身將盒子放回到了櫃子中。
那位主家輕哼了一句道:“看你這小破店開在此處,一年也不一定開一次張。你不就是想提提那盒子的價嗎?哼,不過你這手段也未免太過拙劣了吧。”
“我這店雖小,可裏麵件件都是真品,對得起人心。”小夥子拿起那塊麂皮,平淡地回道。
那位主家聽到小夥子的話後先是一愣,品出他話中所指後,想到這件古月軒可是自己好不容易花了高價才買到的,他對這件寶貝喜愛至極,又怎能容忍別人去詆毀。主家一把扯過小夥子的衣領,怒聲喝道:“嗯,你在說誰的東西是假貨?”
小夥子麵不改色地望著那位主家,頓了頓後從容地說到“這位老板稍安勿躁,這件古月軒是新件還是舊物,不妨先聽聽在下的品鑒,您再自行判斷。”。
想到眼前這人雖然年紀輕輕,卻在剛才一眼就識出了這件古月軒,手下應該是有兩把刷子。既然真金不怕火煉,聽聽他究竟有何話說。主家想到這些後鬆開了他的衣領,不屑道:“說來聽聽。”
小夥子整了整衣服,指著瓶子道:“古月軒之所以是國之瑰寶,正是因為瓷匠畫師製作每一件古月軒時,從原泥,塑胚,燒製,彩繪的各個階段都是精益求精,耗盡心血,鮮有瑕疵,所以才能如此深得康熙,雍正和乾隆之心。可是這件瓶子的胎釉雖然潔白勻淨,但仔細觀看,釉麵卻有細小棕眼,說明它在塑胚時不夠精細,胚泥中含有大量空隙,密度低;胎骨薄手頭輕,入手發飄,這是因為胎質不夠堅密細膩所致;再看圖繪,彩麵光澤欠活,顏色雖濃卻過於鮮豔,筆法呆板,不僅沒有清宮禦畫院'如意館'的反複皺,擦,點,染的繪畫特點,也根本沒有一絲古月軒特有的紙絹畫氣。綜上所述,這樣的粗作糙品究竟是不是古月軒,我想你心中自有定論。”小夥子鑒賞完後,將那件瓷瓶遞到主家手中讓他查驗。
那位主家聽到小夥子的鑒語後心中一沉,他遲疑了一會兒接過瓷瓶,一臉茫然地低頭凝視著。說實話,小夥子這番鑒語聽起來確實是有理有據,但他點出的這幾處問題實在是太過專業,釉麵的那些細小的棕眼倒是可以觀察出,可其他的如胎骨手感,彩麵光澤,“如意館”的繪畫特點和紙絹畫氣等,都讓他這個對古玩知識涉獵頗淺的人難以感同身受。因此,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他還是更願意相信自己的這件古月軒是真品。
小夥子從主家的表情中看出了他心中所想。他早知如此,便留有後招。小夥子頓了頓後接著說到:“當然,這些都太過意象了,不夠直觀。不過我倒是有個立竿見影的方法。”
“噢?那是最好,快說來聽聽。”主家急切地催促道。
小夥子微微一笑後說到:“古往今來陶瓷製作工藝中的手法各朝各代都不相同,但是他們修坯所用的刀具卻是千百年來傳承一脈,從未有變。那刀具有兩類,一類叫'條刀',是用來修整器物內壁的;另一類叫'板刀',是用來修整器物外壁和底部足圈的。板刀的出現至少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了,而“條刀”僅僅是在清代乾隆年間才有的。換句話說,就是乾隆之前的瓷器隻修外壁,不修內壁,乾隆中期以後的瓷器才開始修整內壁。而這件古月軒底足處的款識是'康熙年製',你再看看它的內壁。”小夥子說完,朝著主家指了指瓶口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