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軍有理!”群臣喊道。
“周將軍,本官有幾個問題要問你,你能夠如實回答嗎?”張武問。
“請張大人直言。”
“你既然是太尉之子,為何當時要跑到代國?”
“我現在的身份是秦紹恭,並不是周亞夫。我之所以來代國,那是因為代王仁義,再加上邊患嚴重,我來此正是為了報效代國,為代王成事,沒有任何陰謀!你也看到了,平定蒯皰亂黨時,我做了什麼。”
“第二問,當時你們為什麼極力讓代王出兵,為何不讓其他諸侯出兵?”
“當時,能夠出兵燕趙的隻有代國和齊國,如果齊國出兵,那麼現在的局麵就是齊王進京,自立為帝,奸臣駟鈞當道,天下又會回到呂後之治那個時代。代王出兵,蕩平呂家,那是捍衛大漢江山的本分,太尉早就在準備擁立代王了,我不知道為什麼你一直不相信太尉?”
“好了!”劉恒揮手道,“太尉如此忠臣,怎麼會做忤逆之事?總之,寡人就應了宗室的請求。寡人先齋戒三日,三日以後隨特使一同前往京城,登基稱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山呼。
“使不得!使不得!”劉恒揮手道,“千萬使不得啊!我還沒有稱帝呢!”
完了以後,劉恒先去冰宮拜會薄太後,因為這稱帝的事情,實在是太大了,以往的他盡管想過稱帝,但是他更多考慮的是如何做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王,如今眾人都推他為皇帝,他隻有欣然接受。
“母後!”劉恒恭敬行禮,“孩兒與你請安。”
“代王啊,這一次你可又踏上新的征程了,這二十多年的隱忍,總算是有了成果。哀家也沒有什麼可說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記住秦始皇、秦二世的教訓,記得仁政、仁治以及王後時常提出的黃老之術,尊崇儒道,才可以讓天下長治久安。法家過於嚴厲,昔日秦始皇焚書坑儒、大興土木甚至以嚴刑峻法恐嚇百姓,結果導致陳勝吳廣起義,秦朝短暫十五年而亡國。而呂後推行的暴政,導致冤案重重,天下上千人死於非命,甚至某些郡縣沿用秦朝法律,導致民不聊生,這些都是你值得借鑒的。”
“母後放心,孩兒為政,必定輕徭薄賦、減免刑罰、農商並舉,讓百姓豐衣足食。天下之所以動亂,那在於百姓吃不飽穿不暖,如果解決百姓擔心的衣食住行,天下何嚐不清平?代國就是推行仁政,才讓百姓踴躍參軍,才讓一個貧窮落後的代國變成強國。推行仁政,可比商君之法要厲害得多。今後更加重視荀子所言之君舟民水。”
“代王知道這些,哀家也可以放心了。後宮的事情,你就放心,哀家絕對不會讓任何一個野心女進入,哀家不會讓呂後亂政之規矩重演。”
“母後!你更要保重身體。”
薄太後也就無為了,接下來劉恒該見的是竇漪房,竇漪房成為王後以後,衣食住行極其簡單,也很關心下屬,時常教下人識字,深得後宮的愛戴。這次劉恒要被立為皇帝,竇漪房也順其自然成為皇後了。
“漪房。寡人要離開代國,做天子了。”劉恒欣喜地說。
“那臣妾就提前預祝代王了。”竇漪房欣然笑道,“代王稱帝,天下之幸,臣妾隻有祝賀。”
“但是,稱帝不代表寡人過得更好,等到了長安,寡人會遣散宮人,焚毀珠寶,以示勤儉節約,同時打擊貪腐,保護天下民生,盡力修補呂氏亂政帶下的創傷,希望你以後不要抱怨。”
“代王!臣妾怎麼會抱怨呢?臣妾也是貧農出身的,從小都過得如此清貧,絕對不會驕奢淫逸,忘恩負義的,代王說什麼臣妾就做什麼。臣妾也加快為代王編曲子呢!上一次給你唱的北風吹,過於哀傷,這次就應該為代王編一首好聽的曲子,讓代王活在開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