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怡寧(1 / 2)

沈藺擺了擺手,示意安黎不必再說了,繼而拿出毛筆在折子上麵重重畫了一個準字。

批完這一本,沈藺又簡單的將接下來的奏折看了幾遍,見莫不是尋銀子撥糧餉。

沈藺煩了。

安黎適當上前,彎著腰將折子收好,提議道,“皇上,莫不出去散心。今番天氣甚好,皇貴妃娘娘那裏定是盼望您前去的。”

一想起夏疏林,沈藺眉間立時鬆了下來,他呼了口氣,緩緩起身,負手前去。

暮春三月,處處一派生機。沈藺沒有乘坐轎輦,因念著夏疏林,前行的步子格外的快。

可一到含章宮,被元宵告知夏疏林沒有在宮,去往東宮。

近些時日,因著沈藺勸東宮太後將協理六宮的權力交給沈波,沈藺與文太後的關係並不很好。

現聽著夏疏林在那裏,心底一沉,不再去尋了,欲要折返繼續批折子。

剛走至半路上,便聽路東放的依梅園中傳來輕聲細語,而後是十分悅耳的洞簫聲。

沈藺微怔,此洞簫聲音透著股子寒涼孤獨。讓人一時間生出數股憐惜之情。

聽完一曲,沈藺決定去那裏探看吹簫者為誰。

撥開梅林,拐過一條小路,見到了吹簫者的背影。那忍身形修長清臒,頭發長長披散著,隻在後麵呢別著一枝梅花保持頭發不亂。身上亦沒有著宮服,而是一襲文人墨客常穿的袍衫。身旁還沒有下人服侍,這在宮中十分罕見。

單看背影,沈藺無法想起此人為誰。在這宮中,除卻夏疏林外,他唯一記得的便是常讓自己頭疼的幾名女子。而其中,顯然沒有此人。

沈藺坐在一旁,安靜聽簫,沒有打擾。

簫聲一首接著一首,後麵的越發淒涼,在這生機的春季,聽著這些聲音,著實不妥。

“有心事?”

沈藺開口了,溫潤的聲音立時震住那名女子。簫聲停止。女子轉身,向沈藺躬身行禮,“臣女沈怡寧給皇上行禮,願皇上萬福金安。”

原來是她!

沈藺眼底微微閃亮。沈怡寧性子孤傲,極難征服,但因著其父沈修,沈藺一直對她另眼相看。畢竟,沈怡寧之父當朝是騎牆派中的核心,若想將騎牆派收攏,首要便是收攏沈修。

但前番多次對沈怡寧示好,又將她的宮階提升至今屆秀女最高,但沈怡寧仍是不領情。十分冷淡。

沈藺輕歎一聲,“可是想家了?”

沈怡寧緩緩起身,垂首摩挲著洞簫,冷笑道,“既然父親將我送到這種地方,便是希望我不要回去了,我何嚐還有家?”

仍是這般孤傲。在沈藺麵前半分敬意都沒有。沈藺雖已了解她的性子,可仍有些難以適應。

“那可否想再有家?”沈藺朝她擺了擺手,麵目溫和,“你既然已進宮,宮位修儀,便是朕的人,有朕的地方,便是你的家。”

沈怡寧秀眉若有若無地蹙了一下,她從懷中拿出絲巾,細細擦拭著洞簫,冷冷道,“還請皇上不要招惹臣女。”

沈藺聽笑了,在這後宮中,除卻夏疏林外,若得沈藺垂青,其餘妃嬪均巴不得立時衝過來,盡顯他們柔媚惑人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