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大會?那又是何?”又見李娥姿麵帶好奇的接過了話,問道。
此話落,那店小二隻當兩人果真不是本地人,笑著十分認真的為她們說明了一番。
卻見話落後,這會兒李娥姿卻麵露疑惑之色的對上了一旁還未從方才店小二所想的話反應過來的鄭清清。
既然這賞花大會這樣盛大熱鬧,她又怎麼會有不去湊這個熱鬧的道理?
更何況這賞花大會上會出現的,並不僅僅是那鮮紅如雪的梅花而已。
在她的記憶之中,能在冬日盛開的也隻有寒蘭了罷?
好像方才聽店小二是這樣說的。
若是能在這賞花大會上見到寒蘭是再好不過了。
他同自己一樣,最喜歡的花是彼岸,其次,就是各樣不同的蘭花。
況且方才她也向店小二打聽過了,這座小城,離洛陽最是接近。
是以,想想在這座小城停留片刻也不急於那一時。
各種的花她固然是喜歡。
可現在隻要內心想著遠在去洛陽城的路上的高長恭,她對那賞花大會的興致也越發的消磨。
雖然在外人麵前,他總是帶著清冷可怖的銀色麵具視人,可麵具之下的他,卻也有一張絕代風華的容貌,堪比那幽蘭一般,絕世而獨立。
如果,沒有洛陽城之急,他在自己的身邊,自己也就不會那樣的惴惴不安吧。
如果她有機會將蘭花帶給他,或許,多少因為戰爭上所帶來的困擾,他也會因為見了蘭花,所露出那真心的笑容罷?
靜下來的時候不知為何又想到了她。
沉沉的歎了口氣,靜靜地等待了賞花會之夜的降臨。
時間總是流逝的飛快。從指尖一點一點溜走,宛若白駒過隙。
天色逐漸暗沉了下來。
大街小巷閃爍著橘黃色燈火的燈籠被次第掛起。
因為賞花大會的緣故,本因為受到戰火長年波及的小城,這會兒是為人山人海繁榮熱鬧,隻要是走到哪兒,都能見著賞花人的身影。
而彼時,洛陽城早已經陷入了周軍裏三層外外三層的包圍狀態。
周軍逼近,仿若黑雲壓寨般。
斛律光大軍連夜趕路,率領的人馬不出三日,便先到達了洛陽城。
彼時,恰遇見宇文邕宇文護派人企圖再攻洛陽城,雖然路到邙山腳下,遭遇過宇文憲等人的襲擊,不過斛律光手下兵力尚足,
暫且解了眼下的燃眉之急。
再次擊退了圍在城外的周軍,自己則是與守城軍隊與自己所率領的部下退進了洛陽城內,緊閉城門,隻做防守,不輕易出擊,邊等著高長恭援軍到來,徹底擊敗周軍。
周軍也並未退出洛陽城外去,隻是在外頭安營紮寨,等養足了精神,製定了一番詳細的計劃,準備再戰。
而高長恭自然也不負所望,正馬不停蹄的邊追著宇文憲等人的腳步,邊往洛陽城趕去。
鄭清清李娥姿皆是為了見到各自心心念念的夫君,沒多在賞花大會多做停留。
倒是鄭清清,隻是吃吃喝喝的玩了半晌,再買上一束寒蘭,便是帶著李娥姿啟程前往洛陽去了。
連夜不辭辛勞的趕路,終於是遠離了今夜喧囂熱鬧的這座小城。
隻是遠離了這小城,兩人所到之處便見的都是因此戰所波及的地區。
民不聊生,鮮紅耀眼的血腥遍地...看起來情況十分慘淡。
雖兩人為女兒身,可一個身為蘭陵王妃,一個是大周皇妃,待在自己夫君身邊耳濡目染的,自然也多少了解些什麼。每每見此情景,皆因為對因為戰火波及,流離失所,痛失雙親與妻兒的人無限同情以及悲痛。
特別是李娥姿,自為宇文邕妻以來,便一直待在周國的都城,這樣的景象是見所未見。
看起來,比起齊國,他們大周人民的生活有些也是算好太多了。
不過像如今遇到的現象也不是沒有,同齊國比比皆是。倒是彼此彼此。
卻也是實在做不了什麼,隻得將身上最值錢的一些東西分給一些自己遇見的,問了路的難民。
是以,一路下來,兩人湊在一起的盤纏倒是也還算湊合卻也沒有什麼足夠吃東西住客棧的盤纏了。
倒真成了饑腸轆轆,四處漂泊。
無奈,鄭清清隻得出了一主意。
好在方才一路向人打聽,她們所在的小城離洛陽距離並不遙遠,隻幾個時辰的時候就能到達。
況且,越發到了洛陽,這情況也是越發的亂了,若是隻有她鄭清清一人尚且好說。
可現在多了個李娥姿在身邊,她們倆又皆是饑腸轆轆,已經累的毫無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