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語言的藝術(1 / 2)

此時,已經回到了金山寺的法海,並沒有直接找觀音菩薩,而是開始琢磨起來,自己該怎麼說。

法海可不是個鐵憨憨,出家人不打誑語是一回事,可是,怎麼有技巧地說出事實,又是另外一回事。

一個不好的事實,在開始說出來,與說出一個讓人高興的好消息之後,再說出來,給人的感覺那完全是不一樣的。

一個自己做出來的不好的事情,隻說出其中比較合情合理的一部分,和一股腦說出全部,受到的懲罰力度,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傳說當年曾國藩鎮壓太平軍打了敗仗,而且是屢戰屢敗,為了不負君恩,這家夥就傻乎乎地照實寫上去了——

說實話,如果就這麼上了奏折,估計他就算不死,也會被皇帝貶官,說不定太平天國能夠支持的更久,甚至翻盤也說不定。

可惜啊,在他的幕府裏邊,都是些讀書的聰明人,就有一個姓李的給他改了一下,從屢戰屢北,變成了屢北屢戰。

這一下,味道就完全不同了,突出了一個敢於再戰的勇字,頓時讓皇帝龍心大悅,從此屢屢青眼有加,打了敗仗就安慰他,大了勝仗就升官,從此官運亨通。

當然這個故事大部分是真實的,隻有這個屢北屢戰的詞語是假的,這也是胡謅論據證明自己觀點,卻容易混淆視聽,讓人信以為真的一種法子。

至於一些這是周某人說的,還有什麼沃茲季碩德說的之類,就等而下之了,很容易被人識破。

真要這麼說,就得在人家的原文之後,進行引申,釋義,說老實話,這比說謊話還要麻煩,非大才子不能為也。

法海畢竟是一代高僧,打機鋒,說禪語還是有兩把刷子的,想了半宿,身體也恢複過來了,這才打定了主意,開始虔誠禱告,聯係上了觀音大士。

一輪圓光打開,觀音菩薩那與白素貞頗有幾分相似的容顏出現在裏邊,看著法海,有些驚奇:“這麼快,你就將那個邪魔鎮壓了?還是別的事情?”

法海俯首:“啟稟菩薩,弟子鎮妖不力,雖然奮勇戰鬥,卻未能擋得住三妖齊上,更可怕的是,那菩薩所說邪魔,居然毫不畏懼紫金缽盂,甚至,還將紫金缽盂輕鬆收走!

弟子無能,隻得狼狽而退,還請菩薩責罰。”

說完,法海也不抬頭,隻是等著菩薩處置。

這些話裏邊,學問大了去了,首先,法海承認了自己鎮妖不力,沒說假話,然後,奮勇戰鬥,卻抵不過三妖齊上!

這也沒有問題,畢竟,白素貞的法力,已經是人間巔峰,本該成仙的,與法海也就是伯仲之間,那麼三妖齊上,法海打不過是應該的。

然後,法海不是有紫金缽盂有禪杖有袈裟麼,可是,你菩薩說的邪魔,居然能夠收走紫金缽盂,這可是你菩薩消息不準確,導致我作戰失敗!

至於他法海一開始是對準白素貞下手的事情,那就是細枝末節,不必多說,重點是菩薩的消息不準,導致佛門重寶被收走了!

這個消息,如雷貫耳,就是觀音菩薩都是一怔,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急忙再問一次,然後法海毫不猶豫地再次確認。

“這,這究竟是何方妖孽,怎會不懼佛門金光,莫非其跟腳也是我佛門中人?”觀音菩薩不由起了疑心。

的確,佛門自從發現了這金光之後,那是所向披靡,沒有哪一個神仙敢於直麵金光的,猶如火燒一般的感受,還有事後身體變異,組織死亡,甚至變成腫瘤,那都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尤其這重重症狀,與天人五衰相似,更是讓神仙們避之不及,這也導致了佛法東傳,沒有道家神仙敢於前去阻止,道家可是修命的,哪裏肯用自己的命去阻止佛法傳播?

何況,佛法也是勸人向善的,不過是讓百姓燒香拜他們的佛罷了,遲早也會被香火所困,一百步不笑九十步,道家的神仙自然就沒有那個動力了。

“也罷,法海,且待我用慧眼觀之!”觀音菩薩還是有些氣度的,沒有急著責備法海,而是想看看陳玄的跟腳。

之前不用,那是因為她覺得,法海的武力足以鎮壓,現在鎮壓不了,還丟了紫金缽盂,對於佛門是大大不利,自然就顧不得些許功德的消耗了。

何況,不僅僅是佛門,就是在漫天神佛之中,大慈大悲尋聲救苦觀世音菩薩,擁有的功德也排在前列,動用慧眼,固然會消耗不少的功德,但也談不上太舍不得。

何況如果真是佛門旁支,也可以拉拉關係,爭取不用武力,將紫金缽盂討要回來便是最好,不行也能想辦法以其他的信息換取。

比如,香火有毒這樣的信息,相信對於這個假冒的星君來說,絕對是極其震撼的。

菩薩稍稍捏動法訣,眼睛頓時放出金光,刹那間觀遍了三界,又掃過了九幽陰冥,江河湖底,然而,陳玄的跟腳卻是絲毫也無,最近一次的出現,就是在西湖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