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主神色嚴肅,將妹妹拉得近了在跟前輕聲道:“自從父皇新政失敗以後,朝中局勢對立明顯儼然有分黨之勢,父皇對此卻並不加以阻止,母後說父皇甚……甚至有些怠政。”
李依聖聽了瞪大了眼睛,她是個聰明的孩子,大曌國國情有些特殊,政治參與者、政治局麵也是非常的複雜,她雖然對政治沒有姐姐和哥哥敏感,但她明白姐姐這麼說的意思。
三公主接著說道:“父皇不容易,我們做兒女的當然更要體恤父皇,讓父皇少為我們操點心,切莫讓別人以為咱們都是……那話怎麼說的,莫要和笨蛋爭執,明白了嗎小笨蛋。”
三公主一語三關,既提點了妹妹,也引用了李健城的笑話點醒,更是用上午夏先生的批語做警示。
李依聖聽得明白,簡單來說就是她們家要低調,不是爭對什麼人,什麼事,是任何可能有不好影響的事和人都要注意。這不是對她一個人說的,是他們一家子的戰略核心,李依聖也是向姐姐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可她還是有些生氣,眼睛一轉她笑著說道:“對,對,姐姐說得都對。小妹聽明白了。”
今天已經是第三回聽到這話了,李倪聖自然聽得懂這丫頭的意思,輕打了她的屁股揪住小丫頭的耳朵道:“好哇,居然敢挪愈姐姐,今天不打爛你的小屁股。”
小丫頭一邊告饒一邊跑走了慌道:“母後等急了我先走了。”
李傳地看著遠去的妹妹笑了笑,轉頭向三公主點點頭道:“我先去追妹妹了,姐姐也快點。”
三公主對他點點頭,待李傳地走遠後她招來在不遠處跟隨的貼身侍女,這個侍女取名叫小桃,三公主說道:“安排一個人去七弟那裏。”
小桃聽了楞了一下馬上回答道:“好的,公主。”
小桃離開後,李倪聖看了看路徑邊一朵開得奇異的蘭花自語道:倒是意外的收獲。
大曌國的皇子長到六歲就要離開母親獨自居住,而居住地大概在紫禁城東南角這個區域,靠東邊居住的是皇帝的兒子們,一般叫東閣。南邊住著公主,叫南苑。
而一般皇子封王之後就會建府,這個時候就會搬出紫禁城。
但目前大曌的幾個王爺卻並沒有搬離皇宮,而是借教育之故統統的留在宮裏,這其實也是慣例,在皇位空懸之前皇子們都不可離開‘教育中心’,大曌曆史上甚至有四十多的皇子仍然堅持上課。
李健城在東閣有一間不算太差的小閣樓,這裏要說一下大曌國的建築技術非常的高超,即使是皇宮也流行閣樓庭院的風格。
南苑那邊是庭院風格,風景雅致。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大曌國的公主和皇子一個待遇呢?
這也是有曆史原因的,這與大曌國的開國皇帝有關。
曌太祖是馬上皇帝,他一生征戰天下,靠的就是一手父子兵。
不端端是自己的兒子,就是幹兒子都有一大堆,但是問題就出在這裏,幹的和親的總有個遠近親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