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迎駕(1 / 2)

何太後聽得李逸一番話,心中不由暗道:“此人果然胸有謀略,可堪大用,隻是若重用之,日後若萬一有心為禍恐難以駕馭,哀家當設法栓牢其心才可用之。”

以前的何太後可不會想這麼多,隻知爭權奪勢,搜刮財物,貪圖享樂。自何進兄弟遭難身亡,十常侍作亂這些時日,才因懼怕失去富貴甚至性命,方才每每靜坐思索,反而知道用心機動智謀,其所為也不過自保,聽李逸一番陳說厲害得失,倒是心中一動。

“可恨十常侍謀害哀家兄長,哀家與天子如今哪還有可托心腹之人?倒是難為卿如此深思熟慮,為天子著想了,卿可願為朝廷盡忠為天子分憂否?”

“臣蒙太後提拔之恩,曆來視太後如天人,太後若有所差,臣必肝腦塗地。”

“嗯,如此,哀家便用汝暫為禁軍校尉,準卿收攏洛陽軍馬四千,出城尋回天子。”

“臣尊太後懿旨。太後容稟,臣還有一言,臣曾耳聞,大將軍在世之日,為謀誅十常侍已暗令西涼刺史董卓引西涼鐵騎入京,臣早已探聽清楚,董卓此人心性陰狠毒辣,暴虐無常,麾下有西涼鐵騎三十萬,素來擁兵自重,且嚐以先董太後族人自居,今其已暗中統領軍馬離都城不遠,臣料定此人必揮師近京,今洛陽城無有可能與之匹敵者。若其入京,恐因董太後之事為由對太後不利,到時難以節製,還請太後早做防備。”

“哼,區區西涼刺史,外臣而已,哀家何須懼怕與他?卿且自去軍營,點選四千軍馬,一應將校皆由你自行選用,即刻出宮尋訪天子迎回聖駕。若成功,哀家另有封賞。下去吧!”

“臣謹遵懿旨。臣告退。”

李逸退出宮來,剛到宮門,便有宮人在門口處等候,頒下太後懿旨任命並調兵信符之物。另有太後賞賜禦馬十匹,盔甲一副,金五百,帛百匹。

李逸便在宮門外喚了麾下軍士,將封賞馬匹並金帛之物一並拉了,直奔城外軍中大營而來。

到了大營,拿出太後懿旨詔書並官符印信等物與值守官吏驗看了。要來校尉以下官職名冊,仔細看來,翻看數策,期間倒是有幾個看似有些印象的名字,李逸便點了其中都尉八名來自己麾下聽用。剛要合上名冊,卻猛然看見一個名字。高順,字伯平,並州人士,現官居步卒都尉職,營中待用。李逸心中狂喜,高順啊!這可是三國前期呂布手下頭號戰將,高於張遼的存在,陷陣營的組建者。曾力敵曹操大將夏侯惇,大敗劉關張。難得的戰將之才。李逸忙將高順點入麾下,命人去喚來。心中暗自思量,既然高順這等虎將現在洛陽,想必此時還有其他名將也隱匿軍伍中未曾顯露。因此忙又翻開名冊,連連翻看,不出所料,又看見一個令李逸心頭狂跳的名號,張遼,字文遠,並州人士,現居馬軍騎都尉職。李逸難掩心頭狂喜,合上名冊,忙令將張遼高順喚來。

片刻張遼高順並八名都尉齊聚營帳外,李逸將眾人一一喚進來,仔細詢問考較,當即任命張遼為騎軍統領校尉,高順為步軍統領校尉,其餘八名都尉各半分派為馬步兩軍,各掌五百軍士,受高順張遼統製,並將金帛馬匹分贈眾人,並即刻做書,使人飛送宮中遞奏太後。眾將本屬大將軍何進統調,今大將軍何進已死,正不知日後會歸於何處,今見新任校尉前來點選,又是如此平和厚待,皆大喜,心中不免對李逸親近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