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開陽王的舊臣(1 / 2)

金殿之上。

陳尋麵帶微笑,毫不退讓地對上了太子陳淵的目光。

“敢問殿下,可有將皇後視作親母?”

陳淵的神情瞬間變得很難看。

他有一種被人算計的感覺。

百官皆是嘩然。

萬萬沒有想到,陳尋居然會搬出皇後!

他們麵露震驚,同時又不約而同地瞥了一眼九卿之首,李久安。

李久安是王佐第三境。

也是皇後的親哥哥。

自從大皇子死後,他就不再插手皇權之爭。

無論是太子還是開陽王,都無法得到他的認可和支持。

因為在他心裏,下一任皇主最合適的人選早在數十年前就已經死了。

麵對群臣的注視,李久安神情漠然,一言不發。

誰也猜不透他心裏正在想什麼。

太子陳淵沉聲道:“皇後對我有教養之恩,我自然將其視作親母。”

“是麼?”

陳尋微微仰頭,不依不撓。

“殿下將皇後視作親母,那又將孔貴妃置於何地呢?”

“這一國之地,總不能有兩個太後吧?”

不料話音剛落,奉皇就開口大斥。

“夠了!”

“朝堂之上,不許提皇族家事!”

他是真的怕了。

再說下去,皇室這點破事還不得被天下人笑話死!

“是。”

陳尋的目的已經達到,也不再得寸進尺。

事實上,太子號稱麾下有朝堂半數官員,可大多都隻是趨炎附勢之輩,談不上多麼忠誠。

隻要陳尋能夠拉攏到不遜於孔家的大勢力,他就有了和太子黨博弈的資格。

所以他盯上了李家。

青巾賊謀反失敗後,孔家天璿城一脈被夷族。

而李久安所在的李家正是天璿城如今的主宰。

可以說,李家是踩著孔家另一脈上位的。

由於這個曆史原因,兩家關係一直不怎麼樣。

孔貴妃和李皇後在宮裏也一直形同陌路,不相往來。

陳尋相信,別看李久安現在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可如果有徹底打垮孔家的機會,他是決不會錯過的。

忽而,有侍衛進殿傳話。

“啟稟陛下,原泰山軍統領吳廣求見。”

聽到這個名字,百官開始交頭接耳。

“吳廣不是早就歸隱山林了麼?”

“是啊,三年前泰山軍全軍覆沒的時候,他在開陽城養傷躲過一劫,現在怎麼又跑出來了?”

“莫非是來支持陳尋殿下的?”

……

而太子陳淵的反應卻和眾人不一樣。

他暗自狂喜。

“開陽王餘孽,藏了這麼久,終於開始跳出來了。”

開陽王死後,麾下很多老人都辭官歸隱、藏於暗中,不知在謀劃什麼事情。

這些人一日不死,陳淵就寢食難安。

他將陳尋放進大殿,正是為了引誘吳廣這樣的開陽王餘孽出來送死。

沒想到真釣上來了一條大魚。

奉皇也有些意外。

他已經整整三年沒有聽到這個名字了。

吳廣是昔日泰山軍的統領,也是開陽王陳易麾下第一猛將。

三年前那一役發生的時候,他正在開陽城養傷。

奉皇一直認為,若是吳廣當時在陳易身邊,肯定能夠阻止陳易揮軍深入敵國腹地。

三萬泰山軍盡數覆滅的慘劇就不會發生。

開陽王死後,吳廣一蹶不振,辭官歸隱,奉皇再三挽留都沒有將其留下。

沒想到今天他會主動來求見。

“宣。”

趙嵩高聲道:“宣吳廣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