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都是好東西(2 / 2)

兩人沒有再多說什麼,注意力重新回到比賽中來,準確的來說是回到這一幅畫上。

不過當二人走近時才發現這並不是什麼畫,而是一卷字帖,這字帖可不得了,乃是教授過畫聖吳道子書法的大師張旭之作,著名的作品《草書古詩四首》。

先說這張旭本人乃是唐代中期著名的書法大師,在書法界他是享福聲譽的大神級別人物,被人們尊稱為“草聖”,顧名思義就是草書的聖人。

而他也是與李白等人共列的飲中八仙之一,極為好酒。唐文宗都曾經下詔書說以李白詩歌,裴旻舞劍、張旭草書為“三絕”。又工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

這作品正是他的傳世名作之一,墨跡本,五色箋,狂草書。全貼縱長28.8厘米,橫長192.3厘米,隻不過無款,凡四十行,一百八十字。明朝的時候董其昌定為張旭書。

說來也是很巧,前一場比賽才剛剛見到董其昌的畫作,現在又見到他定義的張旭字帖,真可謂是無巧不成書啊。

單看這字跡就讓人賞心悅目,通篇筆畫豐滿,絕無纖弱浮滑之筆。行文間更是跌宕起伏,動靜交錯,滿紙都是如雲煙繚繞,實乃是草書的巔峰之篇章。

“真是好字啊,光是看著都讓人覺得很美,而且很吸引人,讓我都想要去學習書法了,實在是太妙,難怪那麼受到推崇!”喬猛回味著字裏行間感受到的那種美妙,絕對是字中極品,要是張旭在草書這方麵認第二的話或許沒有人敢認第一了。

確實如此,這《古詩四帖》不僅屬於狂草係列,更是比之一般的狂草還要來得狂放,整體的氣勢就有如長江的流水一般一瀉千裏奔流不息。

這更是在草書上的一種全新突破,完全破去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草書還比較拘謹的風格,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草書,盡顯風格,無拘無束,卻又令人不覺絮亂。

這個字已經被張旭利用得像是在作畫一樣,有時候看一個字卻像是兩個字,有時候明明是兩個字卻看著像是一個字,筆畫之間緊密相連,有著“連綿環繞”之姿,在章法的安排上也是疏密懸殊極大的。

這貼雖說是董其昌後來認定為張旭所作的並無原來的書款,但是從字跡上看確實就是他的風格以及水準。

要說這後來也是有人對此頗有微詞,可是絕大多數還是選擇認定這就是張旭的作品,因此便一直流傳下來,說起曆史價值的話這還真的比那傳國玉璽還要珍貴不少。

畢竟現在不是什麼大清王朝,玉璽在尊貴又怎麼能夠比得上這文化意義更重的字帖呢,何況還是有著時代標誌性的。

鑒寶異能這次給出的估價直接到了三個億,這可是喬猛從來沒見過的高價,完全超乎想象。

“媽耶,我還從來沒見過那麼多錢,就算是自己賺來的錢恐怕加起來也還沒有那麼多吧,這一幅字帖就那麼貴,以後還怎麼玩收藏啊。”喬猛也是開始吐槽道。

本來他還想著今後要開始多多的收集古畫和字帖的,哪裏想到居然那麼貴,到時候如果是在拍賣會上遇見的話豈不是會被炒價更高,怎麼又那麼多錢去和比人搶啊。

不過現在還是先不管那麼多了,先把這件給搶下來再說,雖然他發現這字帖的不一般,也知道了他大致的價格,但是方舟不太了解啊,他看著雖然知道價值是有的,也明白張旭草書在厲害上的地位。

但是卻舉得這字帖有些不太符合他的審美觀,所以價值應該不會有玉璽高,他並不是很積極的進行搶奪。

此時方舟心裏想著:“就是一幅字帖,我看也未必能夠值多少錢,寫得那麼亂現在誰喜歡看,估計也就因為作者的原因一個億吧。”

這一個億在他心裏還算是少的了,按照自己的脾性那些手下肯定不可能給他來的就隻有這個水平,接下來肯定還有不少好貨,要是隨便的就將這件定下的話還會讓自己的更高價位失去位置,到時候隻能以交換來進行挽救。

“哇,那麼好的東西你都不要啊,真是可惜了,你真的很瞎。”喬猛極力的嘲諷道,這次真的是沒想到那麼輕鬆便搶到手了。

“切,什麼好東西,不就是鬼畫符嗎?要不是作者有名氣還能夠有這樣的價格?估計也就一個億,反正結果這機器自然會分辨。”方舟不屑的說道。

喬猛都懶得和這樣的白癡說話,這要是鬼畫符的話,別的草書那不就成瞎雞巴亂畫寫的了嗎,真是不識貨,這家夥有的都是好東西,他越看越眼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