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紂王七年,春三月。一日,紂王早朝登殿,端坐於金鑾殿上,珠簾高卷,大殿祥光繚繞,白玉階前設聚文武。
紂王高居殿堂,如往常那般對文武百官說道:“有事起奏,無事散朝。”
話音剛落,首相商容出列,高舉牙笏,俯首跪伏在地,道:“啟奏陛下,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媧娘娘聖誕之辰,請陛下駕臨女媧宮上香,為黎明百姓祈福。”
紂王挑眉,語含驚訝道:“不覺間竟是已到女王誕辰,準卿奏章。”
朝散,紂王便回龍德殿處理奏章,用過午膳又繼續批閱奏章,直至隨侍掌燈才發現天色已暗。紂王放下筆硯,隨侍見其眉間略有疲態,遂上前為其按摩兩額穴位。
“陛下,方才皇後來過了,奴才怕驚擾陛下,便讓皇後先回去了。”
紂王微微皺眉,沉聲道:“又是關於侍寢之事?”
隨侍斟酌道:“應該是。”
紂王不耐煩地擺擺手,遣退隨侍,不悅道:“虧得皇後還是知書達理、溫柔賢淑之人,成日催孤侍寢,莫是要讓孤成為那色令智昏的暴君麼?”
隨侍俯伏在地,靜靜聽著紂王抱怨,心中暗暗為皇後喊冤。
紂王雖有三宮後妃,卻鮮少踏足後宮,當初冊封元配皇後薑氏也隻在新婚夜時住過中宮,其餘妃子更是未曾得到紂王臨幸。紂王勤政愛民為天下敬仰,皇後亦不願做那色令智昏之人,奈何紂王無意後宮,其餘妃子早已心生不滿,若是傳出去皇後怕是要被冠上獨占後宮之罪——雖然皇後自己也被陛下冷落,但誰叫她早已為陛下生下兩個兒子呢。
可見,紂王或許是個性冷淡。
是夜,紂王依舊沒有臨幸後宮,洗漱後便於寢宮安歇。
次日,紂王乘輦駕出朝歌南門,三千鐵騎,八百禦林,武成王黃飛虎保駕,滿朝文武隨行,前往女媧宮進香。
女媧宮殿宇齊整,樓閣豐隆;香焚爐中,雲霧繚繞;祥光普照,燈燭輝煌。
紂王下輦,步行進殿,神色恭敬,行為舉止卻有些散漫。上完香,紂王抬頭凝望高台,女媧像被一層幔帳遮掩,隱隱若現,看似旖旎之景,卻讓人無敢褻瀆,神聖而威嚴。
紂王收回目光,轉身朝殿外走去,這時一陣狂風席卷,殿內香氣彌散,幔帳飛舞,燭火遙遙欲滅。紂王似有所感,回身望向,隻見高台現出女媧聖像,容貌端麗,瑞彩翩躚,天姿國色,婉然如生。
紂王注視良久,目光深邃,半晌,唇角微勾,露出一抹輕笑,道:“女媧實乃傾國之色,可惜不入孤眼。”說罷,便離了女媧宮。
且言三月十五日誕辰,女媧前往火雲宮朝賀伏羲、炎帝、軒轅三聖而歸,剛下青鸞便聽見紂王輕辱自己,心生不悅,便想給紂王難看,於是從殿中隨手拾來一團香雲迷惑紂王。
卻說紂王正欲離開,忽覺眼前一暗,幾個姿容縹緲的女子環繞周圍,嬌然/欲/喘,呻/吟/酥/骨,媚/態/百生。
迷霧之障看百生。女媧本意是想紂王沉陷美人色,變幻出的女子皆傾國傾城,若紂王心動,則醜態百出。然而這紂王實乃君子,麵對數個勾/引自己的美女,麵色沉靜,神情自若,目不斜視,竟是絲毫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