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鈞意味深長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封神榜之事你不必插手,轉告玉清、上清,天有變數,此路不通自有彼路,這天下到底歸誰,定論未知,莫要太執拗。”

女媧暗自思索鴻鈞之言,頓時心驚,下意識朝紂王看去,隻見紂王眉目俊朗、功德持身、氣運當頭,正是天下興旺之兆,遂又掐指推算,那西周聖主暗淡無光,隱隱有熄滅之勢!

然而這不是重點!

那紂王功德厚重,氣運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快增加……就算有師尊照拂,也未免太逆天了吧?還是一介凡胎麼?!

女媧似是這時才注意到紂王容姿,聯係師尊對他的態度,眼微睜,心裏隱隱有了某種猜測。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會有這樣的變數亦不奇怪。

女媧神色凝重,隨即將鴻鈞吩咐轉告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私心作祟並沒有將心中猜想告訴他們,結果如何就不是她的事了。

卻說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同一時間收到女媧傳訊,心中各有一番思量。

元始天尊仔細推演紂王命數,忽明忽暗,雖能再演成湯盛世,然不確定因素頗多,不易掌控;而西岐氣數穩定,若有助力定能成大器,隻是氣運易受紂王影響,說不上究竟是好是壞。如今門下弟子申公豹潛入朝歌站在紂王一方,薑子牙亦動身下山尋找契機入西岐,其餘教眾亦遍布大江南北,隻待時機成熟下山助陣。元始天尊猶豫糾結了許久,最後還是決定選擇可控製的一方,即西周。

反觀通天教主就沒有元始天尊考慮的那麼多。教派之間長期以來的矛盾紛爭讓通天教主與元始天尊的關係急劇惡化,兩教相爭時有輸贏,截教落得下風的次數居多。身為截教教主,通天教主心高氣傲,始終不願意承認自己比元始天尊弱,性情逐漸變得陰晴不定,也越發殘暴冷酷。通天教主原本就看中成湯天下勢大,如今出了變數,成湯氣數尚未盡,西周聖主亦無奪天下之象,頓時大喜,於是兩教關於陣營方麵難得沒有出現分歧。

至此,闡教、截教即出,風雲湧動;子牙下山,封神將至。

且說紂王在女媧宮嘲諷完女媧又毫無誠意地進香,完畢便班師回朝。回到朝歌,紂王該作甚就作甚,心情也不見得好壞,鴻鈞瞻前馬後地獻殷勤,紂王卻視若無睹。還沒等鴻鈞想到如何取/悅紂王的辦法,隔日早朝上,紂王傳一旨,頒行三大諸侯:每一鎮選才子十名入宮當職,要求才子必須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貌美姿修者優先。

文武百官麵麵相覷,俱是不解。亞相比幹出列,上本啟奏道:“陛下,朝廷雖缺人,然每鎮選十名才子入宮當職是否稍多?”且不說那些才子心高氣傲隻懂得風/花/雪/月,那貌美姿修是個什麼鬼?

紂王不悅道:“成湯江山物資豐厚、人才濟濟,孤尊賢愛才,隻是區區數十人而已,又豈言多?愛卿覺得這朝廷已容不下區區百人?”

比幹道:“臣惶恐。入朝為官者莫不有過人謀略,上能輔佐陛下,下能體恤萬民。若才子隻會琴棋書畫,恐會敗壞朝廷風氣,貌美姿修者亦會招惹是非。望陛下三思而後行。”

紂王暗思,每鎮選十人入宮,加起來將近百人,有荒淫後宮之嫌,孤隻為紓解身體欲/望,且考慮到男子並非歡/愉承受者,不可長期使用,共選十人伺候孤尚妥。

於是紂王麵不改色撒謊道:“卿所言極是。然孤選才子進宮,隻為教導後宮之子,不會讓其參與朝政之事,卿之擔憂且可放下。改每鎮選一人入宮,卿意下如何?”

陛下身邊隻有殷郊、殷洪二子,均將成年,且宮中有專屬老師教導,根本不愁沒人啊?思及此,比幹如實說道:“太子、次子若想學些風雅之事,宮中老師亦可教導之。”

這老匹夫,跟孤杠上了是吧?紂王不禁扶額,額頭青筋直冒。

隱身暗處的鴻鈞看了半晌,終於察覺紂王的意圖,頓時臉黑成了鍋底,暗暗地想,若非場合不對,他定要脫他褲子打他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