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昭:「……」
第63章 太陽鳥(一)
「老爺!老爺!」李氏手中端著一杯茶,皺著眉頭不滿地看向手中正拿著一本書冊的包拯。
目光盯在書冊上的包拯抬眼。
李氏走過去,將手中的杯子擱在書桌上,再將包拯手中的書冊抽了出來,「我在跟你說皇甫的婚事呢,你到底有沒有在聽?」
包拯瞥了李氏一眼,端起剛才李氏端過來的被子喝了一口熱茶,慢悠悠地說道:「唔,我有在聽。」
「那你到底什麼想法?」李氏問道。
包拯無奈,「夫人,這種事情,莫非不是皇甫的想法比較重要嗎?」
李氏聞言,睜大了一雙杏眼,瞪了包拯半天,隨即臉就黑了,「皇甫的想法當然重要,可老爺當初不也說從陳州回來之後,聖上要給皇甫和展護衛賜婚嗎?」
包拯淡瞥了李氏一眼,糾正她的說法,「皇上的意思的,若是陳州之行讓皇甫的清譽受損,便為他們二人賜婚,並不是說待他們從陳州回來之後,便要賜婚。而且這話說不定便是皇上一時興起說的話,如何能當真?」
李氏咬牙:「你明知那或許是皇上一時興起的話,還與我說什麼?」
包拯自知理虧,於是便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說道:「不早說好了,不用太為皇甫的婚事著急麼?」
李氏一聽他的話,抬手便將他的手打下去,有些惱怒地說道:「怎麼能不著急?都怪你,整日給她安排那麼多事情做,讓她都沒心思想自己的事!」~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古人不都說了麼,知好色則慕少艾,皇甫都快是雙十年華的姑娘的,怎麼一點這樣的跡象的沒有?真是皇上不急太監急。李氏雖然口頭上經常說即便是皇甫楠一輩子不嫁待在包府裡也沒關係,有時候被包拯勸慰兩句,也暫時不那麼操心。可她總歸是一個傳統的女子,在她看來,嫁人生子,相夫教子,那便是女人的天職。於是皇甫楠的婚事,就像是她的心病一樣,一會兒輕一會兒重,一會兒急一會兒緩。雖然不至於對她的生活造成什麼重要影響,可一旦想起來,總是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躺著也中槍的包拯無語,隻好端起杯子,繼續默默喝茶。
李氏皺著眉頭,又是歎息又是走來走去,最後乾脆在包拯身旁坐下。
包拯不解:「怎麼了?」
李氏雙手放在膝蓋,瞅了包拯一眼,「長兄如父,你若是連自家妹子的婚事都無法解決,如何當好開封子民的父母官?」
包拯揉了揉額頭,「夫人,這事真不是你我說了算,即便是皇上賜婚,若是皇甫不願意,你也無可奈何,何不讓他們順其自然?」
李氏:「當日你我成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何如今到了皇甫身上,便要順其自然?我不管,你找展護衛也好,公孫先生也成,或者是開封城中哪個青年才俊能與皇甫相配的,你總歸是要將她的終身大事解決了才行。」
包拯皺眉,看向李氏,感覺最近此人越發地不講道理。
而被議論的皇甫楠,自從陳州回來之後,包拯說一路奔波路途遙遠,便給她放了個長假,長假到底是多長,皇甫楠也沒個概念,反正她義兄沒說放她多少天假。皇甫楠想了想,覺得自己義兄的意思大概可以翻譯成這樣:你這趟陳州之行,我將你嫂子惹急了,日子不太好過,所以隻好放你假,等什麼時候我日子好過點,就會讓你回來的。總之,先緩一段時間再說。
李氏端莊體貼,一般情況下不會為難包拯。皇甫楠想來想去,想到自己的陳州之行是和展昭一起去的,又想起李氏對她的終身大事似乎十分關心……於是,皇甫楠明白了她的義兄為什麼日子不太好過。
於是,皇甫楠也安心地放起假來,開始的時候在瀾風苑裡帶著,待得感覺自己快能長蘑菇了,就帶著墨雨去李氏的院子轉一圈。到了李氏那裡,無外乎就是陪李氏喝喝茶看看花再聊一會兒家常。大概李氏真的很希望她能早些將終身大事解決了,所以近日來的聊天內容一般都是城裡哪個大人的女兒或者是孫女又或者是妹妹嫁了哪個才俊,兩人錦瑟和弦,日子好不美滿。
於是皇甫楠徹底無語了,無語過後,她也開始在想自己以後將是怎樣的?
她帶著墨雨在開封府的街道上漫不經心地走著,春日的陽光十分溫暖,曬在身上暖洋洋的,她想起以前的這種時候,她會在陽台上放兩張籐椅,中間放上一張小桌子,她和某人一人拿著各自的資料,各據一方邊曬太陽邊看資料。
春日靜好。
可如今的現實是,她在一個全新的世界活著,那些曾經熟悉的人和事,在這個世界沒有一絲痕跡。
皇甫楠想起在離開陳州前一個晚上和展昭說的話——
「無論在任何時候,我都願意將我的後背交給你。」
她的本意,是希望展昭再給她一點時間想清楚。古人說起這種事情來,總會十分含蓄,皇甫楠自覺入鄉隨俗,也應該學幾分這種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