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出路(1 / 2)

泥鰍顯然是被這個數字震驚了,還未反應過來,一直沒出聲的螃蟹叫了起來:“不會吧?要這麼長時間?你該不是欺負我們沒上過學,胡亂湊個數,騙我們吧?”

“混賬小子,怎麼說話呢?”周管事大聲喝道,他剛才還在擔心王思柳腦瓜一熱,做出糊塗事,現在見王思柳不是那沒主意的人,立刻鬆了口氣,轉而替她搖旗助威,“你可以出去隨便找個人問問,看是不是這個數?看我們家莊主有沒有騙你們?你們也不想想,平常一個四口之家,一天也就需要個三四捆柴火,向我們這種一天需要幾十捆的大戶人家放眼整個平湖又有多少?上塘村的趙財主,石牌村的陳鄉紳,陶家村的陶舉人,餘家浜的餘財主,馬橋村的李財主,這幾位都是十裏八鄉有名的富豪大戶,人丁興旺,家財滿貫,你可以去打聽打聽他們府上一天消耗多少,到時再來爭辯也不遲。”

螃蟹和泥鰍麵麵相覷,臉上露出為難的表情,過了好一會兒,螃蟹有些心虛地說道:“大公子,我們也沒想到事情會這樣,您能不能幫我們想個辦法,出出主意,我這幫兄弟是聽說我們找了個能吃飽飯的門路,所以才過來投靠我們的,今天為了多砍些柴,大家天不亮就上了山,到現在連口水都沒喝呢,我們可以不要錢,給口飯吃就行,您就當可憐我們給我們口飯吃吧!”說完,竟然雙膝一軟跪在了王思柳麵前。

有第一個帶頭的,後麵自然有跟著效仿的,一眨眼的功夫院子裏呼啦啦跪了一地,讓王思柳很是無奈,心裏腹誹道:你這家夥還真是會踢皮球,明明是你自己攬的事,現在反倒要我給你擦屁股,我這是招誰惹誰了?

王思柳咂了咂嘴巴,有些為難地說道:“這樣吧,今天的柴火我先收下,以後你們每隔四天過來送一次,至於你這些兄弟生計的事嘛,我讓府裏的管事去附近幾個村問問,看有沒有需要雇工的,有的話就讓人捎信給你,你們自己也想想辦法,看有沒有別的出路,如何?對了,你們不是還沒吃飯嗎?我讓廚房準備準備,一會兒每個人領兩個饅頭回去,就當是犒勞大家的。”

眾人一聽立刻興奮起來,可是泥鰍卻有些猶豫,支吾著問道:“那這柴火錢……”

“柴錢照付,饅頭也照領,不過隻此一次,下不為例。”

泥鰍一聽,臉上立刻堆滿了笑臉,點頭應道:“那是那是,大公子您宅心仁厚,兄弟們以後一定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

王思柳嘴角扯了扯,心裏暗道:你記不記得我的恩德都無所謂,隻要別再給我招惹麻煩就好。

最棘手的問題解決了,後麵的事王思柳就吩咐周管事去善後,自己轉身回了書房。李舉人見她回來,不免要問上一問,她便把這事的來龍去脈詳細講述了一番,李舉人聽完之後,長長地歎了口氣:“苛政猛於虎,也不知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王思柳心裏一動,問道:“先生,你是不是知道這其中的原因?可否跟學生透露一二?”

“何止是為師知道?恐怕全天下的人沒幾個不清楚的。這幾年江南地區風調雨順,可是江北的山東、河南和南直隸北部這些地方卻是旱災、洪災連番肆虐,連續幾年都顆粒無收,朝廷查明災情之後,下發了救濟銀子,這些錢分到各省之後,先被扣了三成,下到各州被扣了兩成,再到各縣又是兩成,能真正用到救災的已經不足三成了,等各縣開始發放救災款的時候,先拿到錢的是各縣的地主豪紳、官宦家眷,等這些大戶人家領完之後才輪到平民百姓,你說老百姓還能領到錢嗎?老百姓得不到救濟,日子自然過不下去,於是典賣土地大肆興起,而買地的又是那些豪門大戶,他們趁著天災,拚命壓價,使得老百姓不賣地活不下去,賣了地還是活不下去,進而造成大批鄉民變成流民,流竄在江南各地州縣。”

王思柳聽了之後好半天說不出話來,流民——這個詞對她來說太過陌生了,隻有小時候聽爺爺奶奶聊天的時候,才偶爾聽見過幾次,在她的成長歲月裏她從來沒見過因天災而流離失所的人,大部分都是在政府救濟之後很快就重新過上了安定的生活。現在她居然親眼目睹了這一切,而且官府不但毫無作為,甚至還趁火打劫,這叫什麼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