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莊主將前後發生的事情詳細講了一遍,楊珞聽完沉默無語,心裏止不住地歎氣,難怪我找了這麼久都找不到她,她壓根就沒去荊州,我自下山之後怕連累師父,這麼些年也不曾與這邊有什麼聯係,沒想到她卻陰差陽錯的上了山拜了師,上天還真是會捉弄我。
楊珞抿了口茶,想起剛才南宮莊主說起柳旭不願學習劍術而是跟隨徐夫人練習刀法的事,便問道:“師伯,這麼說你隻是柳旭名義上的師父,並沒有教她什麼功夫嗎?”
南宮莊主緩緩說道:“開始的時候我確實不打算教她武功,這丫頭脾氣太倔實在不招人喜歡,可是她跟我夫人練了一陣後,我才注意到她的根基不錯,是顆好苗子,當時她跟章桓比武,我看得出來她已經是竭盡全力,若是時間再久一點必輸無疑,可是這種情況下她能一直保持冷靜從容實屬不易,而且當時在場的那麼多人隻有她一個率先跳出來,我以為這丫頭是爭強好勝,性子太毛躁,可是後來才知道她是打算犧牲自己為師兄們打探對手底細,肯自我犧牲又有大局意識,這一點著實難得,除此之外她腦袋機靈又肯吃苦,這都是一個學武之人應該具備的必不可少的條件,隻要調教得當,必能有所成就,所以自那日以後,我抽空就會去我夫人那邊看這丫頭練功,後來我發現這丫頭靈敏有餘但力量欠缺,便讓她每天舉石鎖,這丫頭沒吭一聲,讓舉多少就舉多少,而且幾天之後元佶跟我講,這丫頭不知道從哪弄來一根圓木,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從山莊後門出去,扛著這根圓木一直到青雲峰,一個來回二十裏山路,從第一天開始一直到現在從未間斷過。她這般有毅力又極其自律,最終讓我打消了顧慮,將我南宮家的七星鎮魂刀法傳授給了她。”
楊珞大吃一驚,追問道:“七星鎮魂刀法?你把它傳給了柳旭?她一個女孩子不上疆場不殺敵,學這個幹嗎?”
七星鎮魂刀法是南宮家的家傳絕學,老侯爺南宮佰川當年便是以此刀法積累下赫赫威名的,這套刀法殺傷力極大,對習武者的要求也是極高,除了爵位繼承人必須掌握外,每代莊主都會在自己的入室弟子中挑選兩三個可造之材一並教授。南宮家之所以這麼做,蓋因清平山莊可以為朝廷選拔優秀武將,有清平山莊的推薦朝廷可直接授官品官秩,而學成這套刀法者大多都被派遣到九邊重鎮,為朝廷鎮守邊關,防範元蒙人襲擊中原。南宮靖宇這一代一共傳授了三位徒弟,分別是大徒弟周德興、二徒弟陳錚和三徒弟陶景民,這三人當年都在九邊戍守,除了陶景民受傷卸甲歸田外,其餘兩人都是憑著軍功一步步升遷直至左軍都督府同知和中軍都督府簽事。除了這三位弟子外,南宮靖宇這幾十年再沒有將刀法傳授過任何人,直到遇見柳旭,因此也難怪楊珞會這麼驚訝。
南宮靖宇看了看楊珞說道:“我們南宮家是靠著軍功在世上立足的,可自從祖父奉太宗密旨遷居於此我們南宮家就再沒有機會征戰沙場,為國建功,這是我祖父乃至我們南宮一族的憾事,所以我們每一代都盡心盡力的為朝廷挑選良才,對每一個可造之材傾囊相授,就是想讓這些後生替我們一家上陣殺敵,為國盡忠,以彌補我們的遺憾,可是我每次送走一批孩子心裏都在想這些年輕人離開清平山莊以後還能再活著回來嗎?我們南宮家久不上戰場,是不是已經失去了立足的根基?不遠的將來是不是也會同這些年輕的生命一樣消失在人們的記憶裏?就像我們南宮家族從未在這世上出現過?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應該要留下一些什麼吧?至少祖父當年威震敵軍的刀法不應該被湮沒於世,應該有人要繼承下去,哪怕人們已經忘了我們南宮家族,隻要刀法還在,我們南宮家的血性戰魂就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