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入堡(1 / 2)

按照之前的安排,柳旭將手下的人馬兵分四路,泥鰍護送楊珞的心腹帶著從飛鷹幫得來的私鹽去西南與雲貴當地的鹽梟交易;沐榮押送正常采購的貨物乘船返回;螃蟹帶領一個小隊跟隨楊珞進山,而柳旭則帶人尾隨在後暗中跟隨,以便隨時接應。可如今螃蟹要護送李世安回鄉,其餘兩人皆已啟程,柳旭隻得親自陪楊珞走這一趟。

這一路著實耗費了不少時日,先乘船沿江而上,然後騎馬進山,在山路上兜兜轉轉,直走了快一個月才依稀見到人煙,沿途的鄉民無論是服飾還是習俗都與漢人大不同,仔細看去,那些鄉民望向他們的眼神都帶著緊張和戒備,似乎很是害怕他們停留在此,更有甚者,柳旭留意到有些青壯男子手裏已經握緊了弓箭,似乎時刻準備著撲上來與他們一決勝負。

車隊在詭異的氣氛下緩緩通過這個小小的村莊,直到看不見人煙,柳旭才暗暗吐了一口氣,想到之前那不同尋常的氛圍,忍不住低聲向楊珞詢問:“為何那些鄉民見了我們如臨大敵一般?是何緣故?”

楊珞看了眼走在前麵的唐公子,微微皺眉,回道:“應該是飛鷹幫在此處的名聲太過凶煞吧,那些鄉民估計對飛鷹幫是又恨又怕,所以才會如此。”

“凶煞?他一個賣私鹽的凶能凶到哪去?難道還能草菅人命?”

楊珞抿了抿唇:“你怕是忘了這裏不是江浙、湖廣那些富庶地方,人人講規矩懂禮數,這裏窮山惡水本就活得不易,爭搶土地水源都能發生械鬥,何況他那些礦山?心慈手軟了,恐怕連骨頭都要被人啃了,你當飛鷹幫為何千裏迢迢的買我這些琵琶果?”

“不是為了開礦嗎?”

“開礦哪裏用得了這些?多半都是用來震懾人心和消除異己的,我們這些江湖幫派的勢力都是靠著人命堆起來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飛鷹幫也不例外。”

柳旭抬頭看了看前麵一眼望不到頭的馬隊,每匹馱馬身上都載著成箱的琵琶果也就是火藥,想象著飛鷹幫靠著這些東西四處挑釁作惡,不免有些不寒而栗,眉頭深皺陷入了沉思。

提到琵琶果,楊珞倒是想起了另外一件事,隨口問道:“你上次帶來的火器是從哪裏搞到的?火藥一直都是朝廷管控的,隻能配備正規軍隊,清平山莊按道理不可能有這些東西。”

柳旭淡淡說道:“你別忘了我們清平山莊是跟誰做鄰居?道士們閑來無事煉個丹,炸了爐,也不是什麼大事,我把煉丹的方子拿過來改一改,添點東西再減點東西,就可以直接用了。”

楊珞一時恍然,隨即又有些擔心的問道:“你這麼明目張膽,就不怕被別人知道?萬一驚動了朝廷,被言官彈劾,清平山莊該如何自辯?你可想好了應對的法子?”

“放心,查不出來!一共就做了那點東西,為了給你解圍,我把家底全掏空了,現在倉庫裏連根毛都不剩,朝廷就是想治罪,也得講證據不是?”

“你不是還有方子?萬一落到別人手裏,不是照樣麻煩?”

“不礙事,一張方子我寫成了四份,我有一百多張方子,全混在一塊,我還在上麵做了暗號,隻有幾個人看得明白,而且還不是全能看懂,有人能看懂三四張,有的人能看懂十幾張,先放什麼、再放什麼,光把這些搞清楚就得費個幾年時間,然後再試製又得幾年,關鍵是不光耗時間,還費錢,要是有那腦袋不靈光的非得一個一個試下來,不等成功他就得敗家。你沒看我也就做了這幾個嗎?實在是太費錢了,山莊上下一萬多張嘴就夠我頭疼的,哪有閑錢做這些?”

楊珞一聽若有所思,抿了抿唇試探著說道:“其實,我可以……”

話未說完,唐公子身邊的一個侍衛驅馬過來,稟道:“石堂主,我家公子請您到前麵去,有事相商。”

楊珞見狀也隻能把沒說完的話咽回去,驅馬上前商量正事去了。

又過了三天,眼見著路過的村莊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柳旭猜測著八成是要到了,果然臨近傍晚時分,一座繁華的城鎮出現在眼前。此時華燈初上,家家戶戶炊煙嫋嫋,沿街而過,店鋪林立,人聲鼎沸,那一簇簇酒旗店招,那一片片火紅的燈籠,讓人一陣陣心生恍惚,不知自己究竟站在何處,身處何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