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家事(1 / 2)

“你家高祖就這麼心安理得地做了土匪頭子?”柳旭有些不敢相信。

楊珞歎了口氣:“哪裏是心安理得?實屬被逼無奈,一是被官兵看見了麵容,清白盡毀;二是被這些人威脅,若不入夥便要殺了全家滅口,這才跟著他們落草為寇。後來等見識到了厚德堂斂財的手段以及滾滾財源,軒公這才死心塌地的接受了堂主之位。”

“說到底還是起了貪念。”

楊珞不置可否,接著講道:“軒公當時隻想著借著手裏的權勢和財富讓家裏的子弟出人頭地,等他站穩腳跟之後,將各房有才學的子弟都送到了有名的書院悉心培養,幾年後,三房的曾祖邈公脫穎而出,科舉後入仕為官。後來又過了幾年,邈公在官場混得風生水起,有了資曆和人脈,已經能夠照顧楊家眾人,軒公覺得他自己可以功成身退了,就把現如今的身份和這些年做過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邈公,軒公擔心自己的身份會連累族人,所以打算更名換姓從此和楊家斷絕來往,但是邈公卻起了異心,打算將軒公除掉之後自己接管厚德堂,所幸,軒公一直比較機敏,身邊又有忠仆護主,千鈞一發之際,替軒公擋下了暗器,軒公死裏逃生,一怒之下親手結果了邈公,事後將那忠仆風光大葬,並將他認作了兄弟,把他的名字寫進了族譜,他的後代從此成為了楊家子弟,這就是你們四房的來曆。”

柳旭聽得目瞪口呆,想不到四房還有這麼一段曆史,難怪長房一直打壓三房,可是二房……

不等柳旭發問,楊珞又接著說道:“軒公對外宣稱邈公是遇到了土匪才慘遭不測,家裏麵也沒有人懷疑,日子還照常過著,又過了幾年,二房的曾祖楊迦一連三個兒子都沒立住,後來年事漸長也沒有子嗣,就想過繼一個,軒公知道以後就給他送來一個孩子,對家裏人說是外室生的,其實是娶了厚德堂一位長老的女兒,軒公這麼做一是為了穩固自己在堂中的地位,另外是覺得自己的身份始終是個大麻煩,不想連累家人,想在適當的時候徹底消失,將這個秘密永遠隱藏下來,所以重新娶了位夫人開始新生活,可是當他有了這個孩子之後又不忍心他一輩子都見不得光,恰在這時,迦公要過繼子嗣,軒公幾番衡量之後還是讓這孩子認祖歸宗了,這孩子便是楊昺。”

柳旭嘴角抽了抽,原來還有這麼一段啊……

“軒公不是打算將厚德堂的事隱瞞下去嗎?怎麼又讓你們長房摻和進來?”

“軒公過世以後,厚德堂群龍無首,內訌不斷,各方勢力誰也不服誰,幾位長老無意中得知軒公有個兒子送回了楊家,就想讓他出來執掌權柄,當時楊昺隻有十五六歲,剛剛考取了秀才的功名,正是胸懷大誌,力圖有所建樹的時候,猛然見到厚德堂的人像見了鬼一樣,得知他們要將他帶回去,更是心如死灰,萬般無奈之下他找到了我們長房的曾祖楊遠,將自己的身世和盤托出,懇求曾祖救他。”

“曾祖比楊昺大了將近三十歲,是看著他長大的,又因為軒公的關係對他多有照顧,如今看著他跪在自己麵前淒淒惶惶,茫然無助的樣子,頓時就心軟了,親自出麵去和厚德堂的人談判,奈何厚德堂的人十分強硬,並不肯讓步且放出話,楊家若不交出人讓他們帶回去,他們就去報官,告楊家私通前朝餘孽,讓楊家抄家滅族。曾祖一聽頓時就慌了,若是從了對不起父親,若是不從,不光是楊家這幾房,連帶著親眷故交都得受牽連,幾番猶豫之後,最終答應讓厚德堂帶人回去,卻不是楊昺,而是他自己的兒子楊春。祖父當時二十多歲,已經娶妻生子,但是沒有功名,曾祖當時考慮祖父年紀大些,時常在外行走,見得多經曆得多,總比個十幾歲的孩子遇事沉穩些,不強求能有什麼成就,至少在那虎狼之地能保住性命。另外也同楊昺講清楚,這次是念在血脈親情上,長房替二房解了圍,接了這燙手山芋,日後等他的長子成年後,還是要他們二房自己處理這爛攤子。”

“祖父雖然學問不高卻還是有幾分手段的,在幾位長老的擁護下,很快站穩了腳跟,他見識了厚德堂血腥殘暴的一麵,也看懂了堂內兄弟內心的絕望,於是開始謀劃將厚德堂的身份洗白,奈何牽扯到頭領們的利益,困難重重,一直成效不大,直到他將位子交還給二房的楊朝,也隻是令厚德堂不再做燒殺搶掠的土匪勾當,開始接觸一些正經生意,但是並不成氣候。”

柳旭聽完眉頭微皺:“既然已經交還給了二房,楊朝也願意接手,怎麼後來又到了你二叔父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