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生的大事是成家立業(1 / 3)

教養子女是母親最高的天職,

父親要負起養家的全部責任。

兩性應該擁有同等的工作權,

不能以金錢衡量母親的工作。

為了培育優秀而珍貴的子女,

最好暫離榮耀從職場退下來。

家庭中各分子在對外活動中所具備的代表性可以分為個人參與和家庭參與兩方麵。對外活動僅僅代表個人的,稱為個人參與,個人參與僅表示自己的所言所行、所作所為,與家庭無關,純屬個人的事件,由個人決定,也由個人負責。若是家庭中各分子在對外活動中不僅代表個人,而且還代表整個家庭,那就是家庭參與,由家人決定如何參與,結果也由家人共同負責。

自古以來,中國社會的基本單位就是家庭,而不是個人。雖然在聚會中或團體行動中時常以個人出現,但是這些個人參與和西方社會常見的個人參與並不相同,通常並不是這一個人,而是其所屬的那個家庭,我們稱為家庭參與。

站在家庭參與的立場,家庭中的任何分子在外麵的言行舉止,都會被當作這一家人的表現。如果牽涉到財務或法律問題,也會要求這一家人共同負責。家庭是社會的參與單位,這使我們更加重視一家人的良好親子關係,因為彼此互依互賴、血濃於水而且切割不斷,所以更需要良好的關係來保障共同的安全與榮譽,禍福同擔、榮辱與共,誰都逃脫不掉,也躲避不了。我們把“齊家”看作“治國”的基礎,可見家庭的重要性,家庭在我們的心目中實在非同小可。

現代家庭的凝聚力,實際上已經大不如前,家庭參與逐漸演變為個人參與,一家人出現不同的立場,產生不一樣的意願,似乎誰也不足以代表整個家庭。因為家長的代表性已經遭受嚴重的挑戰,想要代表家庭,有時十分困難。不能代表家庭,就談不上家庭參與,隻能夠代表自己,隻是個人參與。

對於是家庭參與還是個人參與,我們認為,家庭參與和個人參與應該兼顧並重,從而使兩種方式都能夠發揮優點。這也應該是現代家庭所需要的親子關係。通過家人共同商議,建立家庭共識,隻要是家人所認同的獨特家風,就可以順利地延續下去。家庭的代表者不一定限於家長,也可以因時、因地、因事製宜,推舉出合適的代表人選。需要家庭參與的時候,便發揮全家人的力量,需要個人參與的時候,便充分發揮個人的專長。

要達到這種現代化的家庭理想,良好的親子關係仍然是必要而且重要的因素,唯有家人關係良好,才能夠真正做到分中有合(家庭參與)與合中有分(個人參與)在同一家庭中並行不悖,並且大家可以同心協力,在和而不同的和諧氣氛下,營造這一個家庭的獨特家風。

請問各位,貴府是完全家庭參與,還是完全個人參與,抑或是家庭參與和個人參與兼顧並重?各位可以先了解自己的家庭關係現狀,再來合理調整。

成家立業原本是人生的兩件大事。成家包括結婚和生育子女,立業指的是為人父母必須努力使家人的生活獲得保障(如圖1-1所示)。子女是成家立業的原動力,在家庭中意義十分重大。子女既是父母的骨肉,又是家庭的生力軍,也是社區的未來主人。但是,先決條件是親子關係良好,否則這些意義盡失,還可能產生負麵作用。

親子關係看起來是家務事,實際上卻影響到鄰裏社區、國家社會,甚至整個世界。

良好的親子關係,應該從慎選配偶、健全婚姻關係開始。婚前的基礎具有情愛和文化兩個層麵,如果沒有清楚的認識以及正確的抉擇,勢必影響後來的親子關係。因此,親子教育實際上也應該從婚前擇偶著手。男女雙方,都能夠為未來的子女著想,替他們尋找好的父母。對優生的條件,雙方都會用心地考慮;對門當戶對的觀念,也不致由於一知半解而盲目排斥。至少不會視婚姻為兒戲,以致無意中種下後來惡劣親子關係的禍根。若是不幸已成定局,那就隻好加倍用心,在現實情況中,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更大的忍耐和毅力,來改善並促進良好的親子關係。

人生的大事是成家立業

成家的意思,是男女成年之後,經過擇偶的過程,正式結婚,組成一個家庭並生育子女。立業的用意,則是既然成家,應該為家庭的生計負起責任,建立穩固的經濟基礎,使家人獲得生活的保障,不能再像婚前那樣依靠家人。

現代人普遍對立業很有興趣,對成家卻能拖就拖,不但結婚的年齡往後拖延,而且不打算結婚的人也愈來愈多。還有人隻談戀愛不結婚,或者先說好不生小孩才結婚。天倫之樂,似乎已經不見蹤影;親子關係,也跟著愈來愈惡劣。重立業卻輕成家,人生大事隻算是完成了一半,這樣的現代人實在談不上幸福,人生也不夠圓滿。

一般人想到成家,總認為男女雙方已經到了結婚年齡,征得雙方父母的同意,在鄭重的結婚典禮中向眾親友宣告結為夫妻,便等於成了家,頂多再加上獨立的居所。至於其他事宜,卻殊少顧及。

實際上,結婚不過是成家的第一步,我們常把沒有生育子女的年輕夫妻稱為小兩口。這表示結婚之後,還需要邁進第二步,即至少生一個孩子,這樣才真正成為一個家。大部分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子女在送入洞房之後,不久就生育子女。可見成家的意思,是結了婚、生育了子女,隻有這樣,大家才能安下心來。

生育子女不但是父母的事情,更關係到這一家的祖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人的家,已經由家庭擴大到家族。結婚典禮中,新郎新娘必須通過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之後,才能夠夫妻對拜。這表示謝天謝地,使男女長大成人,又有緣分結成夫妻,希望祖先之靈能夠接受這一對新人,成為這個家族的一分子;然後新郎帶著新娘,見過公婆;之後才是夫妻相互承諾,要在天地、祖先和父母的愛護和指導下,成為社會、家族中受到歡迎和尊重的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