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不是往日的口吻,因又笑道:“這是怎麼說?好好的大正月裏,娘兒們姊妹們都喜喜歡歡的,你又怎麼這個形景了?”寶玉冷笑道:“他們娘兒們姊妹們歡喜不歡喜,也與我無幹。”
襲人笑道:“他們既隨和,你也隨和,豈不大家彼此有趣。”寶玉道:“什麼是‘大家彼此’!他們有‘大家彼此’,我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談及此句,不覺淚下。
寶玉細想這句趣味,不禁大哭起來,翻身起來至案,提筆立占一偈雲:
你證我證,心證意證。
是無有證,斯可雲證。
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又填了一首曲。
誰想黛玉回來翻看,將方才那曲子與偈語悄悄拿來,知是寶玉一時感忿而作,不覺可笑,便攜了回房去,與湘雲同看。次日又與寶釵看著,正是:
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肆行無礙憑來去。茫茫著甚悲愁喜,紛紛說甚親疏密。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
看畢,又看那偈語,又笑道:“這個人想悟了。都是我的不是,都是我昨兒一支曲子惹出來的。這些道書禪機最能移性。明兒認真說起這些瘋話來,存了這個意思,都是從我這一隻曲子上來,我成了個罪魁了。”
說著,便撕了個粉碎,遞與丫頭們說:“快燒了罷。”黛玉笑道:“不該撕,等我問他。你們跟我來,包管叫他收了這個癡心邪話。”
三人果然都往寶玉屋裏來。一進來,黛玉便笑道:“寶玉,我問你:至貴者是‘寶’,至堅者是‘玉’。爾有何貴?爾有何堅?”
寶玉竟不能答。三人拍手笑道:“這樣鈍愚,還參禪呢。”黛玉又道:“你那偈末雲:‘無可雲證,是立足境。’固然好了,隻是據我看,還未盡善。我再續兩句在後。”因念雲:“無立足境,是方幹淨。”
寶釵道:“實在這方悟徹。當日南宗六祖惠能,曾作一偈:‘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塵埃?‘五祖便將衣缽傳他。今兒這偈語,亦同此意了。隻是方才這句機鋒,尚未完全了結,這便丟開手不成?“
黛玉笑道:”彼時不能答,就算輸了,這會子答上了也不為出奇。隻是以後再不許談禪了。連我們兩個所知所能的,你還不知不能呢,還去參禪呢。“寶玉自己以為覺悟,不想忽被黛玉一問,便不能答,寶釵又比出”語錄“來,此皆素不見他們能者。自己想了一想:”原來他們比我的知覺在先,尚未解悟,我如今何必自尋苦惱。“
想畢,便笑道:”誰又參禪,不過一時頑話罷了。“說著,四人仍複如舊。
又宮裏的娘娘差人送出燈謎兒,賈母見元春這般有興,自己越發喜樂。賈母、賈政、寶玉一席,王夫人、寶釵、黛玉、湘雲又一席,迎、探、惜三個又一席。湘雲雖素喜談論,今日賈政在席,也自緘口禁言。黛玉本性懶與人共,原不肯多語。寶釵原不妄言輕動,便此時亦是坦然自若。
隻大家所作燈謎,皆不吉利,其中尤以寶釵為甚,正是:
朝罷誰攜兩袖煙,琴邊衾裏總無緣。
曉籌不用雞人報,五夜無煩侍女添。
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複年年。
光陰荏苒須當惜,風雨陰晴任變遷。
賈政心中悲戚,越發覺得寶釵商賈之女,此不祥之兆,又隻怕沒福。心中不讚夫人和自己提起的“金玉良緣”。
作者有話要說:
重要伏筆
本作品源自 文學城 歡迎登陸www.jjwxc.net觀看更多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