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段(1 / 3)

點是,如果大家能夠想象到,就不寫了。但有時候也會自以為是。

唐韜和麗雲拿著話筒在唱歌。

唐韜唱的是:《我多想有個家》。

麗雲唱的是:《彩雲追月》。

青梅覺得她成了惟一的觀眾。而自己原本該是女主角啊!坐了一會兒,青梅又隱隱感到自己成了電燈泡,就提出回家。

唐韜說:“才八點多一點啊!”

麗雲說:“讓青梅回去吧,她就是那樣。”

唐韜穿上外衣,說:“一塊走吧。”三個人出了包間。

憾憾正坐在大廳的台階上和幾個小朋友聽琴。每當一曲終了,幾個小孩就使勁鼓起掌來,把小手拍得通紅。接著就飛奔到餐桌前搶花,獻到彈鋼琴的姑娘麵前。這個遊戲讓憾憾覺得新鮮有趣。

“媽媽,現在就走嗎?”

唐韜要開車送他們回去。青梅執意打的回去,拉著憾憾走了。

他們掂著一個裝滿蝦的塑料袋上了一輛公交車。

憾憾怯怯地拉了拉青梅的衣裳,說:“媽媽,你生氣了?”

青梅說:“沒有。”聲音卻有點不好聽。

青梅也說不出有什麼不對,隻是覺得心裏悶悶的。好象以前麗雲不是這樣。

車窗外燈火輝煌。霓虹燈閃閃爍爍,不知是明是滅。遠處橋麵上的燈光變幻著,一會紅,一會綠,一會藍,不知是什麼顏色。夜把城市的景色改變了,青梅還不習慣。

路邊商店正在播放一支流行歌: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太快。

20.

青梅一進門就問:“媽,憾憾哩?”

她媽說:“憾憾不是擱胡同裏跟幾個小孩玩哩嗎?”

“沒有啊?”她把自行車紮在院子裏,又出去找。一邊找一邊喊。

走到胡同口問一個擺攤的老頭:“大爺,看見憾憾了嗎?”憾憾從小在姥姥家長大,周圍的鄰居都認識他。

老頭說:“我這眼神不好。剛才我瞅見幾個小孩正東去了,手裏紅紅綠綠的,象是拿著筐子。”

青梅馬上意識到他們可能到公園的湖裏撈蝦去了。這裏離公園很近。因為綠蔭廣場改建,為方便市民休閑娛樂,公園免費開放。

她一路小跑來到公園,直奔人工湖。遠遠看見幾個小孩從湖心小橋上走來,並不見憾憾的影子。

青梅的心都要跳出來了,緊跑兩步拉住前麵的一個小孩,氣喘籲籲地問:“憾憾,憾憾哩?”

那小孩一副驚魂未定的樣子,白著臉答不上話來。

其中一個小孩說:“憾憾掉進去了。”

青梅一聽,身子晃了兩晃,兩腿一軟癱在地上。先是聽見耳邊有小孩的叫喊聲,那聲音越來越遠,漸漸地聽不到了。

這時迎麵過來一個老太太,問那些小孩:“這就是那個小孩他媽?”

老太太掐著青梅的人中把她叫醒,扶著她站起來,說:“聽說已經送到醫院了。”

青梅恍惚聽見醫院兩個字,身上有了幾分氣力,也沒有道聲謝,爬起來就往大門口跑。出門碰見一輛出租車,衝上去就攔。

司機見一個披頭散發,臉色蒼白的女人斜翅裏竄上來,一個急刹車,罵了一聲:“找死啊!”又開走了。

青梅定了定神,又攔了一輛出租車,趕到公園東麵的一家醫院。未等車停穩,她拉開車門就跑。

司機把頭伸出駕駛室,叫道:“錢!錢!”

青梅從包裏拽出一張錢,看也沒看扔過去。直奔急診室。

在一樓樓道裏拉住一個穿白襯衣的人,上氣不接下氣地問:“淹住的小孩,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