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之前,何雲旗說:“秋姐姐真是幸運,等我以後死了,我也住在這裏,日日守著西湖。”
江千山說:“胡說什麼呢,你今年不過才十三歲,到七老八十還有好些年呢,什麼死啊活的。”
何雲旗笑笑:“誰還能長生不老不成,總有死的一天,不如先來占個位置,你看看這裏,有嶽將軍,有蘇小小,以後也不知道還有什麼大人物葬在這裏,我這種小角色不早占位置,如何能進來?”
江千山哭笑不得,他還是第一次聽說墓葬要占位置的。
他們是請假出來的,回學堂的時候,還拐到點心鋪子給正在苦讀的徐謙章和韓春江帶些點心回去。
兩個人正如小時候說的一樣,一個打算去英國,一個打算去德國,若是順利的話,明年大概就出國了。
倒是何雲旗和江千山兩個成了閑人,一個是胸無大誌,一個心懷天下,都舍不得離開。
兩人邊走邊聊,何雲旗問:“他們兩個都要出國的,你是什麼打算?”
江千山說:“我還想走之前的路子。”
何雲旗點點頭:“如今的現狀的確需要改變,每一個朝廷走到了末路,都是要被讓你推翻的。”
“那你呢,你打算以後做什麼?不會是要嫁人生子吧?”江千山調侃道。
何雲旗笑笑:“我才不會隨隨便便嫁掉。或許,以後會開一個學堂吧,正如你那天說的,老百姓太愚昧了,教他們讀書識理,才是富強之道。”
“你說的有道理,隻是恐怕阻力有些大。”
“這個我倒不怕,總要有第一個以身試險的人,就像秋姐姐一樣。”
秋瑾的死不僅在老百姓中掀起了驚濤駭浪,更讓革命黨人堅定了推翻清政府的決心,這就是人類的進步。
徐謙章對於兩個人結伴出去非常的不滿:“你們兩個怎麼又出去了,就剩我跟春江這個麵癱麵對麵,無聊死了。”
何雲旗笑著將點心遞過去:“我們兩個又不留學,隻要能考核過了就行唄。”
接過點心,徐謙章拿出一塊糕點塞進嘴裏,江南的點心都小巧精致,一口一個,他吃的滿口生香,“我就是舍不得咱們杭州的點心,也不知道英國有沒有賣咱們中國點心的。”
“應該會有吧,估計價錢會貴一下。”
“貴倒是無所謂,沒有的吃就行。我聽說英國人天天不是吃烤土豆就是炸土豆,一個土豆子有什麼可吃的,雖然說他們的船堅炮利,但飲食方便被我們甩了不止五條街。”
何雲旗提議:“既然你怕吃不到,不如自己動手學習,到時候買不到也能自己做。”
徐謙章眼睛一亮:“好主意,下次休息我就跟家裏的廚娘學幾招,等到出國的時候,大約能學到不少的菜色。”
隻是,等他回去要跟著廚娘掄大勺的時候,被幾個庶弟庶妹嘲笑了半天,他不在意,但徐夫人卻在意,拉著兒子就出了廚房。
等聽到徐謙章怕在英國吃不到中國菜的時候,徐夫人好笑地戳戳兒子:“你就知道吃,不如到時候給你派個丫鬟過去,反正我們家也不差錢。”
徐謙章連忙擺手:“別別別,你見過哪個去求學的還帶著丫鬟的,沒得讓人笑話。”
徐夫人不以為意:“你現在不也帶著書童,本來我還想讓書童過去伺候你的,要不兩個都去?”徐家有錢,徐夫人辦事更是財大氣粗。
“現在是在自己家,等出了國被人知道我這麼大的人還要下人伺候,會被外國人笑話的。”
徐夫人想想也是,但又不放心兒子:“你從來沒有離開過我身邊,我有些不放心,要不我們偷偷將人送過去?”
徐謙章哭笑不得,“娘你想的太簡單了,不說下人不會外語,連出門買菜都買不了,何況我去了,估計是坐在學堂裏,難不成讓下人也跟著住學堂?或者給下人置辦一套房子?娘你讓我自己學學,等過去了我就能自己生活了。”
徐夫人想想,兒子說的也有道理,但心中還是舍不得,“你從小連茶也沒有自己倒過,你讓娘如何放心?”
徐謙章抱著徐夫人的胳膊,“你現在讓我學,我就能顧住自己啊,娘你就讓我自己去學吧。”
徐夫人不情不願地答應了。
於是徐謙章又拎著菜刀進了廚房。
見庶子庶女又圍上來嘰嘰喳喳不知道在說什麼,徐夫人冷哼一聲:還有臉笑話我的兒子,等我兒子出息了,看你們還能不能笑得出來!
徐家妻妾眾多,庶出子女也多,身為正室的徐夫人可以收拾小妾,卻拿這些庶出子女沒有辦法,索性也不管了,讓他們的生母各自養著,倒養出了爭奪之心,她樂得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