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原諒了自己呢?假如哪怕做了一些不該做的事,我依然原諒了自己呢?假如我很遺憾,但是即便時光倒流,我依然不願改變選擇呢?假如那些我不該做的事情難住了我呢?假如一切無法挽回呢?假如已經挽回了呢?

——謝麗爾·斯特雷德

用一分鍾的時間想象一下,“你沒有任何問題”這句話是完全正確的。多跟自己說幾遍,感覺如何?很奇怪,對吧?我們中的很多人都認為自己需要在某些方麵變得更好。也許有人告訴過你,你應該在學校名列前茅,或者為了取悅你愛的人,你覺得自己應該考到某個名次。如果考試不及格乃至休學,你依然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愛,那固然很好,但是當你覺得父母或者身邊重要的人對你的愛是有前提條件的時候,即便作為成年人,也很難覺得自己做得足夠好。

不要誤解我們,我們絕對相信應該盡力做到最好,但同樣重要的不是你能做得好,而是你生來就已經充滿善意和愛,已經做得很好。

另外一些發生在你身上的事可能會讓你覺得自己有問題。比如某個你不在場的時刻,一位男性朋友說了一個關於你的小瑕疵,這讓你如鯁在喉。即使多年沒有見過他,你可能依然覺得自己有一些方麵需要改變。納迪婭記得,在學校時,她最好的朋友告訴她應該穿寬鬆的衣服來遮住腿,因為她的腿太瘦了。成年以後,直到一個朋友問她為什麼總是把自己的身體遮蓋起來時,她才意識到這件事情已經伴隨她很多年了。

所以,想一想之前獲得的信息,你是不是已經質疑並分辨它們是否正確了?童年的模式一直伴隨著我們,當我們麵對眼前事的時候,會發現自己又回到了那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裏:一定是我有什麼問題。在成年人的世界裏,可能是老板的批評,或者是與伴侶或朋友的爭吵,都會讓我們再次陷入“我覺得自己不夠好”這個痛苦的泥潭。

記住,即使你表現得很差勁,或者做了什麼不友善的事,也不能說明你是個可怕的人。我們都會犯錯,你現在能做得最好的自我關愛就是原諒你自己,相信“我沒什麼問題”。

怎樣和思想做朋友

你可能已經嚐試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來逃避“自己不夠好”的感覺。人們總在尋找可以讓痛苦和空虛消失的魔杖。也許你會選擇購物、買醉、和你並不喜歡的人做愛(因為你想讓他們喜歡你),或者你會去做塔羅牌占卜,希望一切會因為命運而改變,而不是因為你自己的行為。

有些人會去找不同的治療師,買自助類書籍,去靜修,去拜訪大師和巫醫,去節食或者齋戒,或者采取其他什麼讓自己感覺良好的方式。其實我們也這麼做過!這些做法本身並沒有錯,但如果你總是從外界尋找答案,就很難聽到內心的聲音。

你永遠無法擺脫自己厭惡的東西。但是,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缺點是美麗的,並且可以和它們成為朋友,結果會如何呢?

這並不是說想要改變一些不適合你的行為模式是錯誤的做法,也不是說你不應該去尋找新的方法來成長。我們的意思是,因為覺得自己差勁而需要改變的這種自我關愛和因為像對自己所愛之人一樣對待自己的自我關愛是不一樣的。

想想你為什麼要做瑜伽、冥想,為什麼要鍛煉身體或者改變飲食結構,實話實說,你是想解決問題嗎?或者你能學著去發現優缺點並存的自己是完美的嗎?不要用自我關愛去修正自己,而是要出於對自己的愛和尊重。

你喜歡自己什麼?

列一份清單,寫下自己三到五個優點。如果你覺得這樣做很難,那麼想想你愛的人,寫下三到五個他們的優點。很簡單吧?現在,再想想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