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繁簡異(1 / 2)

六月十一日,宋有德、李建華、李建軍和張英秀一行四人乘坐飛機離開京城,前往羊城。

四人抵達羊城後,在涉外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乘坐火車離開大陸,抵達香港九龍火車站。

離開京城之前,李建華辦理了護照,並獲得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簽發的1年多次有效探親簽注,每次在香港逗留時間不得超過90天。

李建華和張英秀二人持有單程證前往香港,他們已經決定投入資本主義的“懷抱”,抵達香港後,外公宋有德會幫助他們獲得香港居住證。

李建華能夠拿到護照和簽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時間,盡管他的親外公在香港居住,他去香港探親,想要短期內獲得護照和簽證,幾乎不可能。

李建軍和張英秀辦理單程證,就更困難了,單程證可比護照簽證“貴”。

單程證,俗稱前往港澳通行證,就是有去無回的,是公安部門發給有條件的申請人赴我國的港澳地區定居的證件類型。單程證不像護照,護照是一個小本子,而單程證為一張紙質證明書。

“單程”的意思是指隻有去的一程,沒有回程內地的一程,持有人必須於指定日期前在指定口岸出境。

當下,有資格申請單程證的人的數目不少,可單程證每年簽發數量都是定額的,數量有限,今年的放完了,那就要等第二年的。

不說當下,就說三十幾年後,依舊有很多內地人想靠單程證投奔香港的親人。

明星劉嘉玲,一代紅頂商人的兒子r智健等名人都是靠單程證獲得香港身份的。

李建華和張英秀二人申請單程證之前,已經有很多人提交了申請,如果按照先到先得的規則,那他們要等很長的時間。

正規渠道的排隊太慢了,隻能選擇走特殊渠道。

幸好宋有德是有錢人,舍得花錢,而且還是購買力杠杠的外彙兌換券。

李寶農托人找了一位背景很硬的官三代,有些心疼地將一大筆外彙兌換券當作辦事費交給此人,請讓他幫忙疏通各方麵的關係。

幸好找對了人,辦成了事,要不然,李家肯定要鬧翻天。

給錢之前,宋秋菊問李寶農,如果給了錢,沒能辦成事情,那怎麼辦?

“涼拌!”李寶農心中暗道了一句,為了減少妻子的擔憂,微笑著安撫道,“你放心吧,這個人之前多次幫人辦這些事情,拿錢辦事,肯定會辦成的。”

給錢之前,李寶農就考慮到了,自己和家人都沒有能力找對方的麻煩,如果給了錢,事情沒辦成,還不肯退錢,那他也隻能認倒黴,但他不能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妻子。

李寶農不想節外生枝,讓妻子知道風險很大,那妻子可能為了避險,而選擇放棄拿錢請人疏通關係的辦法。

對這個擁有強硬背景的人而言,隻要條件符合,加快辦理護照、簽證和單程證都不是什麼難事,更何況這筆生意,讓他獲利豐厚,所以,得到李寶農委托的人把事情辦的漂漂亮亮的。

……

離開京城之前,李建華把自己之前寫過的稿子整理了一下,出書的,直接拿書,刊印在報刊雜誌上的文章都剪了下來,還未發表的文章,則帶上文章的原稿。

李建華打算香港的報刊出版機構投稿,不管能不能通過審核,他都想試試。

香港有什麼報刊出版機構?

融合高建華記憶的李建華,想都不用想,他就能想到《明報》,畢竟金庸金大大的名氣實在太大了。

除了《明報》之外,還有哪些?

李建華仔細想想,想到《南華早報》,因為這家報社將來會被馬爸爸的阿裏巴巴收購了,另外,他還想到了後世專門報道八卦的《壹周刊》,但他不知道這家八卦報刊的創建時間。

李建華想給《明報》投稿,為了一炮而紅,他選擇了《誅仙》這本仙俠小說,他覺得蕭大神寫的這部大作肯定能夠在《明報》上連載,而且稿費不會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