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夫人輕車簡從而來,身邊就跟了兩個仆婦,是曉青在冀州時曾經見過的,進了齊州都沒歇腳兒,直接就奔著曉青這兒來了。
王貴進來通報的時候,曉青正在灶房裏做賽螃蟹。說起這道賽螃蟹,就不得不說說前兒富春居新來一位廚子。
曉青跟梅大成婚的時候,梅先生把富春居當成了賀禮送給了他們,曉青待要不收,梅先生卻說,當日之所以盤下富春居,也是見南派廚子實在可憐,出頭幫個忙罷了,他一個退隱的老頭子,開個館子做什麼,說隻要今後管著他吃就成了。
曉青想想也是,自打富春居開張,梅先生也就頂了個名兒,自己也一樣,真正管著富春居的是梅大,想來先生這個賀禮也是衝梅大送的,也就收了,交給梅大打理,自己是懶得管這些的蛇戒。
梅大便借著整修的機會,把左鄰右舍的院子都買了下來,富春居的店麵闊出了一倍之多,廚子自然也要再招幾個。
這些事本來都是梅大跟高炳義商量著來,不想,昨兒一早高炳義便領了個人來,說會做曉青說的賽螃蟹,曉青大喜。
當日順著狗子說的地兒,去找了一遭,卻頗為失望,那家小店賣的賽螃蟹,頗為粗糙,就是個噱頭,根本不是曉青要找的。
這一聽說來了個會做這道菜的,忙出去,這一照麵,曉青倒不禁愣了,竟是當日在既剛來齊州城,去瞧廚藝大賽的時候,那個刀工了得,卻因是南派的廚子,被管事的勸回去的漢子。
曉青如今都記得他那一手好刀工,別看就是切蘿卜絲,卻最看功夫。
漢子叫餘大豐,並不認識曉青,見了她頗為激動,手腳都忍不住抖,如果不是親眼見過他的刀工,曉青都以為他是不是有什麼癲癇的毛病。
高炳義倒是習以為常,曉青姑娘自己是不知道,如今南派廚子裏隻要一提曉青姑娘,誰不激動啊,誇張點兒說,那就相當於神一般的存在。
富春居一說要招廚子,那隊伍可是排了半條街,更別說,自己那些老哥們,舉凡家裏有小子的,都恨不能送富春居來學廚子。
可越這麼著,自己越不能走後門,用姑爺的話說,富春居這塊招牌雖不是姑娘創下的,卻是姑娘保住的,如今富春居這三個字代表的就是姑娘,這招牌要是砸了,外人不管別的,頭一個就得說姑娘如何如何。
加上有羅勝的先例,這廚子更需謹慎挑選,手藝人品都得好才成,挑來挑去便瞧上了餘大豐,人瞅著就憨厚,一手南菜做的高炳義都暗暗讚歎,又是齊州人。
特意叫狗子去他家附近暗暗掃聽了,說人極好,於是這餘大豐就成了富春居的廚子,雖富春居沒開張,在家裏的廚子夥計也閑不住,天天過來幫忙,都盼著早一天開張。
餘大豐也是如此,見過他的手藝,高炳義對他也高看一眼,時常聊閑天兒,不知怎麼就說起來賽螃蟹。
高炳義說曉青姑娘一直想找會做這道菜的,想記錄到安家食單裏,然後,餘大豐蹭的站了起來,激動的說自己就會做,這是他家祖傳的絕活兒雲雲。
他的手藝好,如今南派廚子在齊州城有的是館子要,之所以來富春居就是衝著曉青來的,如今能見曉青姑娘,自是興奮。
高炳義知道他的心思,便把他帶了過來,曉青沒問他做法,先問他用什麼食材,聽他說用黃花魚,眼睛就是一亮,讓他給自己做了一道。
曉青方知爺爺說的不錯,黃花魚肉雪白,正似蟹肉,雞蛋金黃便如蟹黃,味道鮮而美,真應了那句,不是螃蟹勝似蟹味。
不過,這是人家祖傳的絕活兒,告訴了自己,曉青心裏過不去便問他有什麼要求沒有,餘大豐吭哧半天才說出來想看看安家食單。說完了,一張黑臉都泛紅了。
曉青倒是笑了,本來安家食單就不是什麼秘密,隻不過如今還沒整理好,等整理好了,她就拿去刊印成冊,就像現代的那些食譜一樣,廣為發行,隻要識字的都能看的懂。若能因此,出現一批自學成才的廚子,也是一件大好事。
便叫狗子把食單抄了一份給他,餘大豐歡天喜地回去了,自己便開始研究這道賽螃蟹。
倒不想一道賽螃蟹還沒做好,蘇夫人就來了,隻得把先交給狗子繼續,自己洗手迎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