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發誓一生不娶(1 / 2)

等折騰完了,洗了澡,舒服的躺在梅大懷裏,曉青忽道:“你說是不是做的太多,所以才沒有的。”

聽見曉青的話,梅大愣了愣:“這話你是從哪兒聽來的?有道是天道酬勤,想要有孩子,必然要多做才可能,我倒是覺得,至今沒有,是我還不夠勤快。”手緩緩往下……

曉青臉一紅,急忙抓住他作亂的手:再鬧,今兒晚上我可睡旁邊屋去了。

梅大這才老實起來:“好,不鬧……”開玩笑,小媳婦兒睡到別處,自己怎麼辦,如今晚上不抱著小媳婦兒可都睡不踏實了。

別看嶽錦堂平常嬉皮笑臉的,做起事兒來卻極有效率,不過幾天就買了個園子,是西郊董家的,這董家在江南卻大大有名,是江南四大鹽商之一,因愛蘇州的景兒,在蘇州西郊建了這麼個園子,人稱董園。

比翠園大數倍不止,園內樹木蔥蘢,花木扶疏,亭台軒館依水而建,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出自名家之手,是蘇州有名兒園子之一。

費了這麼多心思建的園子,怎會舍得賣給嶽錦堂,這董家又不缺銀子,梅大奇怪的看著嶽錦堂,,嶽錦堂自然知道他想的什麼,嘿嘿一笑:“你不用奇怪,這可不是我找上門去買的,是他聽說本王要開個館子,主動找過來的。”

梅大挑挑眉:“多少銀子?”

說到這個,嶽錦堂頓時笑的嘴巴都合不起來了,最近自己簡直是財運亨通人品爆發啊,這翠園先賺了一大筆銀子,把自己過往那些年的饑荒都填平了不說,還有富餘,這手裏有銀子的日子,太舒坦了。

且,這好事一樁連著一樁,自己這兒正想尋個園子呢,董大成就主動跑來說把西郊的董園給自己,想起那天董大成捧著園子的地契,求自己務必收下的表情,嶽錦堂這會兒心裏還爽的不。

本來還說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就把自己的別院騰出來,這有了董園,自己的別院就真不夠看了。

見梅大一臉疑惑,遂笑道:“一兩銀子都不用,董大成說了,送給本王。”

梅大:“他有什麼條件?”

嶽錦堂不禁道:“你怎知他有條件?”

“董大成這個人,精於計算,心眼子多的跟藕眼兒似的,西郊的董園,費了他多少心思,極為喜歡,如今卻白送給了你,若沒大好處絕無可能。”

嶽錦堂點點頭:“說起這個本王也想不通呢,他的條件就是給他單獨留下一席,供他請客,而且,還不是白吃,該多少銀子是多少銀子,這不吃飽了撐的嗎,本王琢磨,這董大成是不是家裏的銀子太多了,沒地兒使,這才變著法兒的往外扔。”

梅大:“他倒是聰明,你也不想想,有翠園的例子,這館子沒開就可預見了紅火,如今外頭莫不以吃到曉青親手做的菜為榮,董大成若是早早定下一席,你想想……”

嶽錦堂一拍桌子:“可不是嗎,怎麼我就沒想起來呢,到時候他先占了一席,這麵子可大了去了,怪不得,他舍得把西郊的園子拿出來呢,就是這個意思。”

梅大:“他也算舍得下本了,他那園子,頗費了心思,比起翠園大氣的多,不用怎麼收拾就可開張,倒省了不少功夫,董大成也是想借機與你親近,借著你的關係搭上皇上這條線,他這心思用的不可謂不深。”

嶽錦堂笑道:“我猜著他就有這個心思,正巧,皇上也讓我跟這些鹽商打些交道,兩淮的河堤,可還沒修明白呢,皇上也是難,這邊寧王不消停,內裏太後三天兩頭的找事兒,這幾年接連減免稅負,國庫的銀子哪夠使,若是不鬧災荒瘟疫的,還勉強撐得住,可咱們大燕這麼大的地麵,哪能保證年年都是風調雨順,真要是鬧個災,皇上真能愁死,皇上也是真沒轍了,才惦記這些鹽商的賬,偏這些鹽商一個個肥的流油卻摳門的緊,但能他們有你這麼大方,本王也不至於費這些力氣了。”

梅大:“你也用不著在我這兒念三陰,什麼時候朝廷有事,我安家拉過空。”

嶽錦堂嘿嘿一笑:“我不就隨便說說嗎,說起來,這銀子夠使喚就好,太多了就是麻煩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做點兒好事也當積德了,你說是不是。”

積不積德的梅大不在乎,他卻明白一個道理,隻有大燕的朝廷安穩了,百姓的日子才能太平,日子太平,他們的買賣才能做下去,這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所以,他從不吝惜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