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裏正大人(1 / 2)

和往常一樣,江濤和鄭老伯牽著兩頭毛驢,馱上高粱和麥子,夾帶著兩包精鹽,輕車熟路,“吭哧吭哧”上山去往馬啣山的路上兌口糧。

天快亮了,一路上沒有遇見一個人影,江濤心中有些納悶。

來到那片樹林,卻發現老早就有人等著了。一頭高個子的灰白驢子,韁繩拴在一棵老榆樹上,兩麻袋糧食靠在一起碼著,兩個攢勁後生踱來踱去。

“可把你們給等來了,是兌鹽巴的吧?”

看到江濤和鄭老伯,其中一個後生道。

“你說什麼?我們要兌口糧,看看半道上能不能遇到去縣城糶粟米的主兒,我們想用麥子兌點兒上等的粟米。”江濤隨機應變,警惕地說。

“兌鹽就兌鹽嘛,我們村裏人都說了,趕早這兒有一老一小天天在這兒販鹽,有什麼大不了的,別遮遮掩掩了!”

“打開麻袋看看粟米吧!”

“還是先看看鹽巴!”

“先看什麼還不都一樣?”

江濤說著同鄭老伯從麻驢子背上卸下了麻袋,掏出藏在高粱中間的小袋子,解開讓他們看。

“嗯,好鹽,好鹽呐!我還從沒見過這麼純的鹽咧!等等,這就給你們看粟米。”他舔了舔鹽巴,接著咳嗽了兩聲。

“唰唰唰!”林子裏突然冒出一夥人,把他們圍住。

“你們要幹嘛?”江濤吃了一驚。

“老鄭頭,你膽大包天,竟敢私自販鹽!人贓俱獲,你有何話可講?”

江濤上下打量一番:此人個頭不高,略微發胖,黝黑臉,一撮小胡子,眼眸深邃;頭戴介幘,身穿絳褠,八分世故尚餘二分威嚴。

“啊呀,裏正大人,怎麼是你?”鄭老伯顯然也未曾料到。

“裏正?”江濤心想,“讓他知道兌鹽的事,不就全完了嗎!”

“販賣私鹽,按大唐律該當何罪?我想你老鄭頭不會不清楚吧!”

裏正滿口官腔,咄咄逼人。

“裏正大人,您不是不知道,前一陣子南山岔遭了災,老伯家沒口糧,這也是沒辦法,才把家裏蓄下的一點鹽巴拿出來,想換點口糧熬過饑荒。您大人大量高抬貴手就放過鄭老伯吧!”

江濤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放他一馬?說得輕鬆,放了你們,我不成了同夥?——啊哈,你又是哪位?我咋從沒見過?”

“張大人,他是給我們村牧羊的後生,叫剛濤。”老伯趕忙解釋。

“噢,羊倌不放羊,也來做鹽販子了!我再問你,這鹽從何而來?是不是你暗中勾結吐穀渾,販賣戎鹽?”裏正步步緊逼。

“冤枉啊,大人!這鹽,這鹽是前幾天夜裏來的販子放下的,地道的關中會州鹽池產鹽,隻不過我們給加工提純了。”

“休要一派胡言!等我上報縣衙,查他個水落石出,看看誰這麼膽大妄為,目無王法,運送販賣私鹽!”

“求張大人開恩,您可千萬不要報官!我們也是沒辦法,才想出了自己煮一點鹽換點口糧這個不中用的法子的咧。”

鄭老伯撲通跪在了地上,承認了是自己煮的鹽。

“啊呀呀,我說老鄭頭,你還是起來說話,這豈不是要折煞兄弟嗎?——你剛才說鹽是煮的,笑話,咱們這裏誰能煮出來鹽?就算煮出來,有這麼好品相嗎?你給大夥煮煮看!”

裏正手下的仆吏們一陣哄笑。

“裏正大人,我真能煮出來。”江濤認真地說。

“好你個膽大後生,竟敢口出狂言!”

“大人,如若我煮出來,你能放過鄭老伯嗎?”

“哈哈,不就放過個老鄭頭嗎,這有什麼難的。你若能煮出鹽巴來,一切好說,一切好說哩!”裏正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