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江月初照人(1 / 2)

鄭忠良死得很突然,鄭家的喪事卻辦得紅紅火火,在南山岔絕對是空前的。南山岔人不免議論紛紛,各種版本的傳言一籮筐,可都離不開一個“鹽”字,人們幾乎無不談“鹽”色變。

時間是治愈一切的良藥。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人們就漸漸淡忘了這事,淡忘了這人。

村裏沒了老鄭頭,沒了“京城剛公子”,關鍵是沒了西山鹽坊,後生們沒處賺“通寶”,心裏憋悶得慌。

江濤躺在大哥家的熱炕上,夜不能寐,一種挫敗感襲上心頭。

本想趁著胡大人的東風,偷偷地將鹽坊多開幾年,讓鄉親們鋌而走個險脫貧致富,沒想到事與願違。雖然鹽坊幫大家度過了一個災荒年,卻因此搭上了鄭老伯的一條命。

真是令人痛心!

他像是長了一脊背的芒刺,一會兒躺倒,一會兒坐起來,坐臥不寧。他抓破腦袋地想著如何才能真正讓大家多賺錢。

最終想到的還是幫助大家發展農牧業,大力修整梯田,多種冬麥、西瓜和苜蓿,養好牛羊豬,爭取家家養馬。他還想到了秸稈發酵製作飼料的辦法。

江濤突然想到,這些日子忙於老嶽丈的官司和喪事,最近天又下了雪,五泉馬坊的草料還沒有攢下,馬坊的馬大人一定快急瘋了。

自己替孔二哥答應了他,領著他收購苜蓿。既然答應人家了,而且也把人家的馬糞拉來了,就得兌現啊。十月將盡,寒霜也快要降下了,這正是收購儲藏過冬草料的最後幾日。

趁著這幾日在南山岔,江濤來到各家各戶大門外,悄悄查看了各家囤積的風幹苜蓿,還真不少呢!他覺得有必要給鄉親們透露個風聲,過上幾日他將領著馬坊的人前來收購草料。到時候大家把價格說統一,草料自然就能賣個好價錢。

為了讓鄉親們才能多賺幾個銅子,貼補貼補家用,他竟然出此下策,想出此等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餿主意。連江濤自己都覺得有點可笑,但是沒有辦法呀,他隻得苦笑了之。

他還告訴老鄉,種好苜蓿、西瓜、胡麻等作物,不要愁沒有銷路。隻要豐收了,賣的事情包在他江濤頭上。

三日圓墳剛燒過紙,老大就趕著牛車將妹夫與娘親送到城裏。江濤時時刻刻都惦記著允兒,惦記著那個又醜又可愛的小公主。大娘更是心急如焚,想要瞧瞧自己的閨女和外孫女。

茶馬道依舊車來人往,熙熙攘攘,這個季節裏販賣毛氈的西域商販絡繹不絕。江濤想到了胡太太安頓買奶羊的事,便順路到西市賣奶子的胡人那裏買了一隻奶山羊,直奔德化坊的宅子。

母女相見,悲喜交加,抱頭痛哭一場。這場景,讓胡太太感動得熱淚盈眶。這幾天,在胡太太的悉心照料與安慰下,允兒漸漸地恢複了體力,臉上也有了笑容。

胡太太還讓胡大人派衙役送來了一隻奶山羊,吃著羊奶的小公主一天天地攢勁起來了。

江濤打心底十分感激在困難中熱心幫助他們一家的這位貴婦人,他想著如何銘記恩情,啥時候才能報答人家。

“多虧了你這位嫂子,真是菩薩心腸!要不是你這位活菩薩,我的閨女、外孫女這回可就受大罪咧,你是我們的恩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