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賈瘸子”一通話,胡大人心想:真險,差點就真冤死了孔老弟!
他不知不覺來到孔武的牢房門口,想同他說幾句話再走。胡大人一揮手,獄吏們趕緊回避,連馬大人也被暫時關到另一邊去了。
“二弟,你受苦了,大哥來看你了!”
一聽這話,孔武感動得快掉下眼淚了:
“真是你啊,大鍋(哥)!”
“二弟,今日就你我二人,你老實告訴我,盜馬之事果真是你所為?”
胡大人明知故問,他想再次試探試探孔武。
“大鍋,連你也不相信兄弟嗎?兄弟我是被人陷害的!”
孔武眼裏透出了絕望的神情。胡大人忙道:
“信,信,可大哥信你有個屁用?你有重大嫌疑,人證物證俱全,人家太仆寺丞早已把案卷帶回京城去了啊!”
“大鍋——,這麼說,我孔武隻有死路一條?”
“二弟,你莫要這麼悲觀,生死有命啊!耐心等等,讓我再想想辦法!”
“大鍋,有你這句話就夠啦!不用多說,我孔武就是被冤死也值了!”
看著孔武這憨直天真的樣子,胡大人突然覺得自己想的太多,甚至不像個男人。原來自己低估了孔武這種人,他們保持了一顆赤子之心,他們就像是熊熊燃燒的火焰,也許一股風吹來,就熄滅了,卻絲毫不影響燃燒時的光彩。
胡大人想到這裏,下決心要將孔武搭救出去,可是時機還未成熟。他說了幾句安慰孔武的話,便匆忙趕回了衙門。
太仆寺丞已經走過一日路程,胡大人不想將這麼重大的發現報告給他們,不想將功勞拱手相讓。他背抄著手踱著步子,深思熟慮一番,接著展箋揮毫,果斷修書一封。派王珩王大人親自帶上,日夜兼程趕往京城,務必趕在兩位太仆寺丞前頭將信送到宇文大人手裏。
這樣的差事,王珩大人一年至少也要辦上個三五回。這一路上要經受的風吹日曬嚴霜酷暑旅途勞頓擔驚受怕咱暫且不表,單是一個人成天在馬背上聽風,內心的孤寂,就足以讓難以承受。這一點胡大人表示完全理解,這回他想給他派個搭檔。
那麼,誰去合適呢?胡大人想到了江濤。此番讓他同王珩大人一同前去,一來順便讓他給工部郭大人捎封重要書信;二來還可以讓他回老家轉一圈,打聽打聽爺娘的下落,以便回來死心塌地跟著自己幹革命。
江濤心裏覺得十分好笑:胡大人啊胡大人,我江濤在大唐哪有什麼老家,你還真把我當成了長安人氏!
媳婦允兒還在月子裏,他本不想去。可胡大人的好意難卻,再說自己早就向往著傳說中大氣磅礴的長安城了。他多麼想置身於大唐長安城,親眼目睹目睹國際大都市的繁華,親身感受感受那裏的帝都霸氣。
其實,紮在他心上的芒刺,終究還是老嶽父蒙冤之事。他幻想著到京城也許還會有什麼新的發現。他甚至設想過自己到刑部走一趟,但這僅限於想想而已!
走就走唄,反正有人報銷差旅。江濤火速回到德化坊,向嶽母和允兒打了聲招呼,吻了吻可愛的小公主江月,便同王珩大人一道兒連夜出發了。
從蘭州到長安的驛路千裏迢迢,正常的飛馬快報也需要三四日。江濤先是同王大人並轡而行,後來漸漸落在了後頭。王大人走上兩個時辰,便要停下來等等江濤。
兩人白天沿著驛道馳騁,夜裏下榻驛館。過狄道,經渭源,沿渭水而下,達上邽,過大震關,進關中平原,三日便抵達長安。
八百裏秦川,沃野千裏,四塞以為固。八水潤長安,千年帝都,長安城就躺在龍首原南麓。
這日天黑之前,倆人終於趕到了長安城西邊的金光門前。人困馬乏,他們好不容易從絡繹不絕的車馬行人隊伍中抽出身來,下馬解了個手。
江濤望了望不遠處屹立著的黑黢黢的丈八城牆,不禁在心裏感歎一番:好氣派,不愧是大唐都城國際大都會!
金光門有三個大門洞,三座城樓巍然屹立。門樓上老早點起了燈,震天的鼓聲也擂響了。守城的大呼小叫,催促著城外擠著進城的人。倆人趕緊牽上馬,彙入熙熙攘攘進城的人流中。他們必須趕在城門關閉之前進到城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