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一大早,天降一層白颯颯的嚴霜。
德化坊宅院人字形屋頂瓦楞上的白霜,在冬陽的照耀下,閃爍著熠熠的寒光。胡府正堂簷下燈籠裏透出的豆大的光亮,早已被晨曦所淹沒。
胡府的仆役,昨日忙了一整天,一直忙到半夜。大家夥打了個盹,雞叫時分又急急忙忙起來行動。將街巷庭院打掃得幹幹淨淨,桌子板凳擺放得整整齊齊,燃起火盆,這會兒剛喘了口氣,又要挑水去了。數九寒天,滴水成冰,仆役們的手早已龜裂了,腳也有些麻木。可這都還是小事,他們要給灶台上的大水甕裏倒滿水,還要給他們穿上厚厚的棉衣,保證暫時不被凍住。
要不是王珩王參軍安排了州衙裏的十來個攢勁衙役來幫忙,單憑胡府的幾個老仆,這細碎活計到猴年馬月才能幹完?
胡府實際上還是原來的官舍,不過他家後來又占了隔牆的一座宅子,中間隔牆開了個月亮門,就寬展多了。可是再寬展,也容納不下這次家宴的賓客。這可咋辦呢?
德化坊管事的坊正提出了一個好建議:
大人不如將州縣衙門有頭有臉的大人們安排到府上的兩個庭院;至於商賈工匠百姓們,多如牛毛,還不如在府門前的巷子裏用方桌拚一台百步長席,讓他們坐流水席。
胡大人捋著小胡子,點點頭道:“妙哉!如此甚好!”
此事還不簡單得和零一樣?一聲令下,三下五除二就布置得妥妥當當了。
兩個院落裏分別擺了四張三尺見方的大方桌,方桌上各苫一塊兒絳紅綢緞,中間及四周置幾個大火盆。火盆裏木炭高高壘起,成為一座座“火山”,燃得紅彤彤的,看著都讓人心裏暖和。
巷子裏的百步長席,就像一條長龍,甚是壯觀。大夥兒戲稱庭院裏擺的是八卦龍門陣,這巷子裏擺的是一字長蛇陣。
且說刺史大人的家宴,哪來這麼多人呢?
按照胡大人的一貫做法,正月晦日節的家宴完全是開放的。來者皆是客,盡顯他的親民做派。但凡州縣官吏,來者不拒;但凡百姓商賈,熱烈歡迎。尤其是黃發老者,胡大人必親自攙扶,恭敬有加。
那些懷抱繈褓、提攜垂髫小子的女人們,則由胡太太全權負責招呼。她柔聲細語,一邊給娃兒們散著餳果,一邊說些女人們愛聽的體己話,盡顯刺史太太慈悲憐憫雍容大度之風範。
今年對胡大人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他結交貴人,榮升刺史;網羅能人,準備營建新的州城。由縣令直達刺史,簡直就是連升三級,搞了個特例,這在大唐曆史上恐怕並不多見吧!因此,他可等不及晦日節(月末那天)再擺家宴,元旦一過就立馬轟轟烈類操辦起來這事來。
收到請柬的達官貴人們怎麼也得給自己的長官給點麵子,他們各自打著小算盤老早就來到了胡大人府上,恭恭敬敬地呈上禮單。胡大人則再三推辭,極盡謙讓之禮,可好意難卻最終無可奈何暫且收進庫房。
辰時許,賓客們陸陸續續穿過州衙大院,來到德化坊胡府。胡大人屈尊站在府門口親迎各位來賓。江濤很想知道這些人裏胡大人最看重最歡迎的是誰,可這會子得調和鼎鼐圍著鍋灶打轉,隻好委托孔二哥幫他瞧著。孔武也正打算趁這個機會向胡大人打探打探關於自己任職的消息,便直奔胡府門口。
霍大廚的大本營仍舊是胡府的後廚,居於宅院一隅。江濤則在巷子東頭盤一臨時土灶台,搭一柳木大案板。一裏一外,明著合作,暗裏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