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寒食兩節已悄然而至。按照大唐慣例,皇上下詔,舉國休假七日。
這小長假放得大快人心。官員們回老家的回老家,踏青的踏青,訪友的訪友;農人們栽瓜的栽瓜,點豆的點豆,各自忙各自田裏的活計。
蘭州城建出現了點意外情況,前些日子已有千名役夫被遣散回家。可剩下的大半還在工地勞作。依例,即使是在修皇宮,清明節寒食節苦力們也有休假的權利。所以,西山挖土的一千人,搞運輸的一千人,煆燒石灰的三百人,全員休假。
一聲令下,群情激奮,每個人都在心底山呼萬歲。
清明節上墳,祭拜緬懷祖宗是最最要緊的事情,因為有句俗語說得好:清明不祭祖,死了變豬狗。哪個想死了變豬狗呢?所以,這祭祖的事,人人都記在心裏,老早就在掰著指頭算著上墳的時日。
韓勝哥高中進士,允兒歡喜得不得了,也羨慕得不得了。她恨不得自己也生成個公子,發奮苦讀,考上個功名,在長安城裏風光一番。長這麼大,她還沒到過長安城呢!
韓勝繪聲繪色地講著進京赴考的見聞,鄭允兒聽得津津有味、如癡如醉。她在努力想象著長安城究竟有多大,皇宮的大殿該有多麼雄偉,那些建築物的色彩該有多麼五彩斑斕;想象著那些貴婦人、官太太們的奢華生活。
海棠、榴花兩位胡姬雖然完全不懂得“進士”是個什麼玩意兒,但是也能聽懂韓勝描述京城長安的富庶與繁華。兩位姑娘不禁想到了曾經一起練習跳舞的十四位姐妹,不知他們現在何處?過得咋樣?
海棠用肩膀挨了挨韓勝,鄭重其事地問:
“韓進士,你在長安呆過,見到過姐妹們舞蹈隊的表演了嗎?”
韓勝至今看到漂亮的女孩還會臊得臉紅,不敢正看她們一眼。海棠這一挨,他趕緊縮了回去。不過,一本正經的韓進士到底還是被這天真美豔的胡姬給逗樂了。
韓勝回答:“姑娘,她們一定是被送到了某位大人的府上被養了起來,專門給賓主表演去了吧!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被聖上看中,送到教坊專門學習樂舞去了。”
海棠與榴花很吃驚:
“這麼說她們還能見到天可汗?”
韓勝道:
“那當然。不過一點也不自由,怪可憐的。哪像你們倆,整天同允兒妹妹在一塊,想幹嘛就幹嘛呢?”
在剛大哥這裏住了兩宿,韓勝決定趕緊去趟山裏看看娘親,告訴她兒子高中進士的天大喜訊。說等到清明節那天,還要去祭拜祭拜逝去的阿爺,好把這個消息告訴那邊的先人,讓他們也高興高興。
江濤與允兒苦苦相勸,說再過幾日,大夥兒一起去。韓勝想了想,暫時留了下來。
就在這兩日,州縣衙門也傳來了消息。胡刺史說他要親自到韓進士家裏探望探望二老,將他們接進城裏,替他們找一所大宅子,讓他們安心住著。韓勝婉言謝絕。
寒食節前夕,鄭老大從南山岔帶來了大娘煮的醴酪,允兒同海棠、榴花一同做了漂亮的雕蛋,江濤親自下廚炸了麻花、烙了韭菜盒子。備好了節令小吃,江濤請幾位師傅來家裏做客,順便嚐嚐山裏人的特產。
師傅們很樂意到徒弟家裏做客,江濤順便也邀請了姚大人,祁森大人調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