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不是磚家的專家(三)(1 / 2)

江濤的實驗一開始就遇到了不小的困難,顯然他此前低估了自己身處時代的條件限製。

這猶如眼前橫亙著的一條鴻溝,遠看時沒什麼大不了的,可等到走近一看,你才會明白一個人的腳步並非能夠逾越一切障礙,有些路總要比腳長得多!

沒有能夠讀出精確刻度的精密儀器來測量溫度與濕度,沒有鐵架台試管燒杯量筒集氣瓶酒精燈石棉網,曹薩寶送給胡刺史的琉璃杯一燒就炸。

眼前這位投錯了胎誤入大唐的理工男束手無策一籌莫展,江濤分明看見命運之神對他露出嘲諷的笑,他表麵上是個溫文爾雅溫順文弱的男生,可骨子裏卻是叛逆的,這會兒也衝著命運之神齜牙咧嘴。

“你以為不給這些現成的條件,我就會放棄實驗嗎?休想事成!”

石大山與石小玉二兄弟趕早來找大師兄江濤,江濤決定帶他們出城做實驗。實驗用具很簡單,挖土的鍬、盛水的桶、打火的鐮以及寸把長的袖珍磚坯模子,有此足矣。

允兒為他們三人準備了一摞胡餅,還有幾皮囊飲水。江濤嫌多,媳婦硬是讓石大山背上。她說這個季節天幹氣燥,到山裏一定會口渴難耐。

三人就這樣組成了個簡易驢友團,不大一會兒工夫,便來到了皋蘭山背後的枯河灘。

去年夏季山洪過後留下的淤泥,龜裂成一尺見方的不規則多邊形,遍布兩岸,一頭延伸到大山外邊,另一頭延伸到大山深處。人走在上頭,會發出“嘎嘣嘎嘣”的脆響,如同人攥拳頭時手指關節活動發出的聲音。

江濤掰了一疙瘩放在手裏搓碎研成土末,細膩絲滑。竟沒有一點雜質!

“天助我也!何不用這些淤泥來和泥做磚坯子,可以省掉好幾道工序呢!看來今日是個黃道吉日,但願師父他們能夠順利找到粘土!”

他如獲至寶,一彎腰,順手抓起一塊淤泥疙瘩,一甩膀子便扔到了枯河對岸。石大山與石小玉也各扔了一塊,他們比劃著誰扔得更遠。

江濤興奮地說:

“對了,就用這泥板板做實驗!”

說著,三人各摳了一摞。

“師兄,快來瞧!”

石小玉突然發現有一塊幹淤泥上刻著個記號,看起來就是在今天早間刻過的。

江濤一看便知,原來這是孫師父作的標記。他心裏一樂,看來這“大胡餅”早就被師父看中了。正好,如此一來,實驗結果就能直接應用於生產實踐了。

大山和小玉看著看著,也看出了眉目。三人不謀而合,同時擊掌,以示慶賀。

接下來的任務是找個避風、遮陽、幹燥的山洞。不大一會兒,三人便找到了一處牧羊人歇息過的山洞,這山洞地勢較高,洞口朝東,人鑽進去陰涼舒適。

江濤派石大山與石小玉倆兄弟就在附近山上去打柴,自己則在山洞門口籌劃著加工一排馬蹄形灶頭。

吭哧吭哧,汗流浹背,經過將近兩個時辰的辛勤勞作,江濤的縮微版磚窯初步成型。石氏二兄弟打來的柴禾也在山洞門口堆成了一座小山。

這實驗如同小孩子過家家,看起來讓人覺得實在有些好笑。看到大師兄的鍋灶,石氏二兄弟不由得產生條件反射,想到了灶膛裏洶洶的火焰。此時此刻,他們肚子餓得咕咕叫。

此時已漸近正午,烈日當空,江濤也饑渴難耐。於是,三人找了個幹淨的土台子,席地而坐。就著白開水,大口大口嚼著胡餅。

大山道:

“大師兄,我看今日這實驗咱做不完,晚上是不是還得在這兒住上一宿?”

江濤這會兒也在琢磨著這事兒。何止是一宿,說不定得幾個晝夜呢!這深山老林,白天還有牧羊人,還算安全。可一到夜深人靜時分,一定會有狼群活動,因為幹狼糞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