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總管大手一揮,道:
“弟兄們,撤!”
鄭老二向妹夫江濤連連擺手示意,意思是你千萬別跟著姓胡的回去。
江濤左右為難。
他這會兒要是應諾跟著胡刺史走,會不會被楊總管看作是為虎作倀的小鬼呢?要是不聽胡刺史的吩咐,他這個私聘僚屬定會惹惱主子,恐怕不僅被扣了薪水,甚至還會穿上小鞋子呢!
他腳下好似紮了根,站著一動沒動,呆呆地目送著胡刺史的馬走遠。
江濤最終還是決定追隨楊總管回五泉馬場。內心直覺如此呼喚,理性的判斷也在反複提醒他,跟著這個胡刺史怕是救不了孔二哥的命。
江濤此時完全相信楊總管對胡刺史的指控,因為他親曆了所謂的八道灣突厥賊人襲擊事件,親曆了州衙升堂審理張有年窩藏私鹽案。而且,他還跟著那位法曹參軍史子鑒撕開了神秘蒙麵人的麵膜!
在他江濤看來,胡刺史昨日升堂隻想稀裏糊塗了斷張有年囤積私鹽案,結果被法曹史子鑒的執著與較真給攪黃了。
此案漏洞明顯,疑點重重,在一州百姓鬧鹽荒的嚴峻形勢下,他胡刺史竟然神閑氣定,絲毫沒有動真格挖出製造販賣私鹽幕後黑手的意思。這本身就是最大的疑點。
還有,那夥賊人夜襲八道灣,明擺著是要解救張有年,置孔武於死地。可胡刺史為何非但不聽史參軍的建議將這事弄個水落石出,還在城門口張貼布告強調突厥賊人活動猖獗,搞得人心惶惶神神秘秘呢?
這分明是故弄玄虛,在有意轉移大夥的注意力啊!
江濤越想越後怕。此時,他已經在為自己的英明選擇而慶幸。他決定同這位對自己有過知遇之恩的胡刺史暫時劃清界限。不過,他心裏仍然很不踏實。作為胡刺史最為看重的幕僚之一,此舉豈不意味著背叛?
“好了,都什麼時候了,你還在胡思亂想些什麼呢?”江濤提醒自己,“快想想辦法拯救孔二哥吧!”
江濤在等待著機會。他要將自己知道的都講給這位楊總管,助他揭開黑幕,還原真相。隻有如此,孔二哥有去無還之事方能水落而石出。
回到五泉馬場,鄭老二清點人員和兵器,這才發現出去時率領的六十名壯士,回來時竟然變成九十五名,有好些個麵孔是陌生的!
他心中暗暗吃了一驚。
“莫非,莫非這裏邊混進來了——”
鄭老二不敢再往下想。
他將他們中的一個喚到一旁,試探詢問後方知,多出來的恰好就是那三十五個趕車人。為了穩妥起見,鄭老二還悄悄問了看門人與老馬仆。
老馬仆說:
“這些人可真怪!總管大人寬宏大量放他們一條生路讓他們回去,慈悲為懷給他們散了錢財,他們非但不回去,還硬要留在這裏!”
“這些個人啊,真是頑固不化!尕鄭你猜怎麼著?他們——他們竟集體跪在地上,死心塌地等楊總管回來!他們還說,打死也不回去了,像楊總管這樣的好人世上哪裏去找!”
看門人說完又感慨道:“他們說的也是啊!這麼多人賴在馬場不走,我一個看門的糟老頭子,能拿他們怎麼樣呢?”
鄭老二聽二人說到這裏,趕緊問:
“後來呢?後來發生了什麼事?”
老馬仆心有餘悸,睜大眼睛道:
“你同楊總管領著幾十號人離開不久——大概是半個多時辰的樣子吧,一大隊人馬飛奔而至,闖進了馬場!”
看門人急不可耐接過話頭道:
“為首的騎著高頭大馬,一看還挺像個做官的,他自稱是本州刺史。他一聲令下,那些人二話不說,就要將三十六輛馬車連同車上的贓物一同拉走,這還了得!”
老馬仆斜瞪著眼反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