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孔大哥歸來,孔校尉威武!”
“歡迎孔大哥歸來,孔校尉威武!”
“歡迎孔大哥歸來,孔校尉威武!”
……
頂著炎炎烈日,馱著胡姬索洛奴,孔武終於回到了闊別幾日的金城關營寨!
迎接孔校尉的除了趙三、王大愣一幫弟兄,竟還有那位被關進了金城大牢的小扈子。這是怎麼回事呢?
孔武一愣,組織大家跺腳喊口號的怎麼是扈狗蛋呢?這家夥不是被關進大牢要將牢底坐穿嗎?
“停,停,停!”孔校尉伸手做了個叫停手勢,扯開大嗓門吼道,“威武個屁,勞資差點都回不來了!”
眾士卒一臉愕然,噤若寒蟬。扈狗蛋熱臉貼了個冷屁股,可他久經磨練渾身皮糙肉厚向孔武賠笑道:
“孔大哥,您這不毫發無損地回來了?兄弟們激動啊!”
索洛奴從未見過孔大哥在自己的軍營裏如此爆粗口,沒忍住笑出聲來。就連跟在孔亮身後的商蕊姑娘,也都忍俊不禁捂著嘴巴。
孔武聽扈狗蛋這麼說,心中怒氣已經消散得差不多了。他習慣性地喝問:
“扈狗蛋,不老老實實蹲在大獄裏,誰讓你出來的?”
“回稟校尉,是胡刺史放了屬下,楊總管發話讓屬下暫時在這裏頂幾天您的班!”扈狗蛋一本正經說了半句話,便嬉皮笑臉道,“嗬嗬,孔大哥,頂班而已,屬下可不敢搶了您的位子!”
孔武一聽,不對勁啊,這怎麼關起扈狗蛋的是他楊總管,放了扈狗蛋的還是他總管楊呢?多虧趙三抱著個折胳膊過來說明緣由,孔武這才完全相信了扈狗蛋子的話。
原來孔武因公子中箭之事而夜赴涼州,雄踞於黃河兩岸的金城關便失了魂,營寨裏便沒了個主心骨,防守立馬鬆弛。
還好,楊總管狗拿耗子多管閑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及時布下天羅地網,致使曹仁惠不僅陰謀沒有得逞,而且同胡刺史窩裏鬥落了個倉皇而逃的下場。
軍中不可一日無主,更何況茶馬大道上如此緊要的關隘要津金城關,須臾離不開一個攢勁的軍官主持。
趙三、王大愣墜馬負傷,在五泉馬場養傷,說孔校尉恐怕一時半會兒回不來。楊總管放心不下,一方麵想著派一位合適的人暫時替著孔校尉主持這裏的日常工作,免得出什麼岔子;另一方麵打算寫信給涼州都督,詢問孔武被扣押之事。
話說那日楊總管帶人趕赴金城驛逮捕曹仁惠,卻發現那老狐狸早已逃得沒了蹤影。也算是扈狗蛋來了造化,楊總管的人馬渡河時,見被胡刺史從大牢裏放出的扈狗蛋表現不賴,便動了讓他暫且代理孔武的念頭。
楊總管親自插手州衙事務夜審張有年責難胡刺史,出麵處理蘭州鬧鹽荒之事,忙得不可開交,以至於給涼州都督寫信營救孔武之事一拖再拖。
他也無暇再去斟酌人選,隻好暫且將扈狗蛋叫來,安頓他赴金城關大營代行孔校尉職責。於是扈狗蛋輕車熟路,搖身一變又成了名副其實的扈校尉。
那麼,楊總管為何如此關注金城關的駐防呢?這還得從我大唐兵製說起。
唐承隋之兵製,貞觀年間就有折衝府五六百個,分置各州,隸屬於中央十二衛。計戶取充使,二十一入幕,六十出軍。平時務農,農隙訓練,輪番宿衛京師、戍守邊防,戰時奉命出征,三年而代。兵農合一、寓兵於農,是為大名鼎鼎的府兵製。
可由於均田製的奔潰,此兵製的弊端亦日益凸顯。因頻繁輪崗,不少家庭竟破產辦裝,一人就役而舉家變廢。更有甚者,福手福足(也就是為逃避兵役而自殘手腳)。就連當今聖上都感慨不已:役莫重於軍府也!
孟夫子有言: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我大唐建國百年以來,內不乏法家拂士,外更是從來都有敵國外患。東有百麗,南有南詔,北有突厥,西有黨項、吐穀渾、吐蕃。形勢從來都很複雜,軍事改革不得不麵對現實,故都督府與都護府製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