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這塊磚姓孫(1 / 2)

“大山、小玉,快起來!”

最近幾天時間,大徒弟江濤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老是不在身邊,孫本方大凡小事皆喊大山小玉倆。

孫師父吩咐倆徒兒跟著更夫劉老丈打更喊醒每個帳篷裏的人,這可不是個輕鬆的差事。

“咣——咣、咣、咣、咣!”

“五更已到,起身撒溺,喂牛集合!”

……

大山和小玉跟著打更的劉老丈,穿梭於營寨的帳篷之間。老丈提著個破鑼,大山手把木槌,小玉用棍子挑著個燈籠。三人配合默契,老丈同大山敲一通鑼,小玉便緊跟著吆喝幾句——這詞可都是他臨時編的。

“哥們,不對吧!三更剛過,怎麼就五更了呢?”

役夫們睡得稀裏糊塗,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更聲驚醒。有人懷疑劉老丈糊塗了,可聽少年的喊聲,沒錯呀!管他幾更,反正這荒郊野外的,連個打鳴的公雞都沒有,人家說幾更就是幾更,人家喊集合咱就集合,集體生活一切行動聽指揮嘛!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劉老丈知道若是打成四更,不少人會賴著不起身,這三千人集合起來不那麼容易。石小玉便想出這樣一個妙招,誰知更夫劉老丈死活不同意。

木槌在石大山手裏,這後生手腳麻利,嘴裏答應著打四響,手裏偏偏就打成了五下。劉老丈氣得一飽一癟,沒轍了,隻好任這倆後生折騰。

天空還漆黑一片,帳篷裏的燈盞陸陸續續亮起來了。三千餘人起床的動靜還真不小,不遠處的荒野上水聲潺潺溺流成河。聽到人的響動,五百頭牛還有數十匹馬也都活動了起來。

負責治安的數百軍曹,在左右兩廂指揮使的領導下,下沉到各自的網格,吆喝催促著勞力們趕緊整隊集合。

一柱香的工夫,三千人已經集合完畢。孫本方與祁森兩位大人走上土台子,倆衙役在前頭打著燈籠,左右兩廂指揮使手握鋼刀緊隨其後。

“祁大人,您嗓門大,先給大夥兒講幾句吧!”

祁森大人身為工部司郎中,是將作監匠作少匠孫本方的頂頭上司,可他從來都不在他麵前擺官架子,二人稱呼說話也都比較隨意。還好,這山高皇帝遠的;若要是在京城,或許早被那些個禦史們以“有失官體”的罪名彈劾了。

因此在這大庭廣眾之下,孫本方特意謙讓,表示對上司的敬重。你大可放心,他調侃的話下麵的苦力們壓根就聽不見。

祁森一聽“土行孫”說自己嗓門大,便笑道:“嗓門大就要先講嗎?”

孫本方忙改口道:“要說您官比在下大,總該行了吧!”

祁郎中昂首挺胸,輕輕嗓門,大聲講道:

“眾位,實在抱歉,半夜三更攪得大家沒睡好覺!現在是四更天,今日這更打得是早了點,可諸位曉得是何原因?咱辛辛苦苦準備了好些天的城磚,今兒個就要進入製坯裝窯點火的關鍵時刻!”

祁森頓了頓,接著講:

“三十萬城磚能否燒成,直接影響蘭州新州城營建工程!咱可不能因為某個人的馬虎大意,或者哪一道工序的問題而讓前功盡棄功虧一簣!本官知道,父老鄉親們心裏著急,家裏的活兒還在等著你們幹,可這城一日築不起,咱就的一日服勞役,因為咱都是——大唐的子民!”

祁森大人慷慨激昂的聲音,在八道灣的天空回蕩,也在每個大唐熱血男兒的胸懷裏激蕩起了洶湧的波濤。三千人山呼:

“我們是大唐的子民,大唐萬歲!”

“我們是大唐的子民,大唐萬歲!”

“我們是大唐的子民,大唐萬歲!”

……

現場氣氛達到了高潮,氣壯山河的呼嘯聲過後,現場出奇靜謐。祁森大人指了指身邊的孫本方,說:

“諸位,我們的‘土總’,也就是大唐將作監匠作少匠孫本方,他可是南宮大名鼎鼎的‘土專家’。為了確保本次三十萬城磚質量萬無一失,他特意提出將原計劃一日入窯延緩為三日。因此,人力調配就得重新安排,下麵,請孫少匠調兵遣將!”

孫本方真心佩服祁大人的口才,說實在的,他這番訓話讓人熱血沸騰,渾身帶勁。如何安排才能有條不紊?

孫本方最先遣走的將就是方才訓話的祁大人,他用沙啞的聲音下令道:

“先請祁大人帶上五百牛車,前往泥塘運送磚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