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陪朕去個地方(1 / 2)

說李三是個明君,是因為他有獨立思考能力,有自知之明。作為君王,他時刻沒忘偏聽則暗兼聽則明的道理,這一點著實難能可貴。

事實上,“水能載舟,亦可覆舟”“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等這些從太爺爺金口玉牙中吐出來的金句早已成為李氏子孫後代的耳旁風,這些振聾發聵的訓誡傳到他李三這一代,似乎已經不再那麼響亮了。

不過為人不該忘祖,每當懷著虔誠之心進入太廟,麵對著祖宗的神祇,李三依然會溫習一遍太爺爺的教誨。麵對著列祖列宗畫像,高祖、太宗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不減當年的犀利,似乎在告誡著李三要勉力做個勤政愛民的明君,千萬不能搞砸了,臊列祖列宗的臉!

遙想當年,高祖晉陽起兵,一呼百應,腐朽的隋朝應聲土崩瓦解。從此,李氏家族接管天下。都說打江山難坐江山會更不容易,李三的太爺爺太宗皇帝殫精竭慮勵精圖治,開創了赫赫有名的貞觀之治。雖然後來大唐江山易主,祖母武氏篡位,但祖母強勢精明巾幗不讓須眉,將這片江山經營得像模像樣。以至於還政後父親窩囊得不像個男人!

他李三生在帝鄉,從小沒了娘,早在血雨腥風中煉就了鐵石心腸果敢品性。感謝上蒼賜予他李三重振大唐榮耀的機會,十幾年前,他先是同太平姑姑聯手鏟除覬覦王位的韋氏集團。緊接著,姑侄反目相殘,他李三狠下毒手,一舉剿滅這位野心勃勃的姑姑——祖母的親生女兒。

身為天子,親情往事不堪回首,命運注定他李三一心為捍衛大唐而努力。自改元以來,李氏自相殘殺的局麵得以遏製,天下太平,但是他李三時刻都沒有放鬆警惕。他不但任人唯賢,而且卸磨殺驢,為的就是能夠讓大唐的旗幟高高飄揚!

不愧是出將入相的三朝老臣!

張閱仿佛深藏於他李三肚子裏的一條鑽心蟲,讓他內心深處悸動震顫的同時,也不免大吃一驚。

方才這老家夥的大膽提議讓他李三直到這會兒還按捺不住澎湃的心潮,雖然他努力下決心要盡快將行封禪大禮之事提上議事日程,但內心仍然存在不小的顧慮:

自己真的已經將天下治理得有條不紊了嗎?自己的子民還有多少人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呢?黎民百姓的苛捐雜稅是否依然繁重不堪,兵役徭役是否還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呢?突厥雖已臣服,可西邊的吐蕃,東邊的新羅,依然是心中的隱憂……

“臣告退!”

張閱說完封禪之事,便以擬定大典方案為由堂而皇之溜之大吉,沿風光如畫的太液池西岸,一邊欣賞美景一邊去麟德大殿旁邊僻靜的翰林院上班了。

伴君如伴虎,在皇上麵前你必須得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招來事端,因此為臣者能躲則躲保持敬而遠之的態度是明智之舉。宇文雲見老對頭張閱開溜了,自己也想就此告退。

“宇文愛卿,你且留下,陪朕去個地方!”

皇上李三偏偏將他留了下來,龍顏有些神秘兮兮。宇文雲心中忐忑不安,不知皇上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忍不住問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