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會議人不多,人多的會議不重要。作為三朝元老,張閱深諳其奧妙。
皇帝舉行封禪大典,此為亙古不常遇之大事,不得有絲毫差錯。因此那日在蓬萊閣得到李三皇帝的準奏後,他老張便馬不停蹄地回到麗正書院,即刻召開了動員大會。
封禪大典實施方案的擬定是一項不小的工程,涉及曆史現實中很多問題,幾乎事關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九寺五監,頭緒繁多。好在老賀是個熱心腸,老趙、小韓完全支持他老張的工作。
大夥兒沒日沒夜加班加點,查閱曆代典章禮儀,了解曆次帝王封禪情況,再結合大唐實際,總算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出了一套既經得起內行推敲又能有效防止吹毛求疵者胡說八道的成熟方案。
老張懷揣草擬的大典方案,腳下生風,求見皇上。心想如此成熟之方案,皇上預覽後一定龍心大悅。如此一來,自然也就與老板統一了思想,免得在朝堂之上有反對意見時出岔子。
高公公第一次給他透露出來的消息是皇上與惠妃娘娘在含涼殿聽曲子,可當通報了他求見的信息後,反饋來的卻是皇上有賓客一同觀看舞馬方陣表演,無暇見他。
什麼賓客比封禪大典還要重要呢?這李三郎給師傅連見麵的機會都不給,老張有些想不通。莫非有人背地裏澆了冷水熄了火,讓他對舉行封禪大典的事有所動搖?
老張立在一棵大梧桐樹下發了一會兒呆,他有種不好的預感。
“哎,打道回府吧!都兩宿沒合眼了,先好好睡他一覺再說!”
老張拖著沉重的雙腳,無精打采地朝著宮門外邊走去……
夕陽西下,宮深似海,老張身後想起了熟悉的暮鼓。他加緊腳步,牽上自己平日裏上班代步的黑馬駒,出了宮門。眼前是長安城裏嫋嫋升起的炊煙……
“老宰輔下班了?”
一路上不知遇到多少畢恭畢敬打招呼的朝中小官,他隻是嗯啊地應承著,連人都沒認清楚。
出了丹鳳門,騎上馬駒,看大長安華燈初上,大街上行人漸漸稀少,耳畔涼風習習,老張突然有種久違的豁然之感。
人心叵測,官場凶險,自古如是。爭名逐利爭權奪利的最終結果,不是魚死,就是網破。人生最無奈之事,莫過於歲月不饒人,韶華易逝啊!看看看,當年的翩翩少年何在?幾度夕陽紅,轉眼已是須發蒼蒼了!
一番感慨,不覺間老張的馬駒已經走過了兩三個十字街。一抬頭,倆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拐角處,隻見韓勝攙扶著吃得醉醺醺的賀知章朝著北裏那頭走去。
“哎,老賀,老賀!——小韓,小韓,等等老夫!”
韓勝聽見張宰輔的喊聲,趕緊將老賀頭扶穩等著。張閱快走幾步,來到二人麵前,哈哈大笑:
“好你個老賀,今日將‘船’丟了吧?‘船’丟了不要緊,兄台還能再到井底呼呼睡上一覺呢!”
賀季真腳下倒了倒步子,總算是沒跌倒。他滿臉通紅,捋一捋幾綹白胡子,也衝張閱大笑道:
“啊哈哈哈,老弟,我……我老了,不……不中用了,是今朝有酒……額嗬今朝醉!可你……你位極人臣,風光無……無限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