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性格曆程

第1節:一言難盡的日本(1)

不識廬山真麵目

隻緣身在此山中

隻有通過與其他國家的比較

我們才能更清晰地把握

中國人國民性的演變過程和趨勢

國民性是由一個民族所生存的地理環境、曆史遭遇和社會體製共同決定的。韓國和日本的國民性形成過程告訴我們:東亞文化遺產的作用是正麵還是負麵,取決於我們如何運用。小國可能變成大國,大國也可能是某一方麵的小國。

一言難盡的日本

日本人太認真,而中國人太不認真。中國的事情往往是招牌一掛就算成功了,日本則不然,他們不像中國這樣隻是做戲似的。不認真的同認真的碰到一起,倒黴是必然的。

--魯迅

恐怕沒有什麼比中國人對日本的感情更加複雜、矛盾、難以表述了。提起日本人,大多數中國人的感覺都是如同"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時不知從何說起。

這是我們最熟悉的一個國家,正如我們掛在嘴邊的兩句成語:同文同種,一衣帶水。這個鄰近國家生產的汽車、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乃至計算機源源不斷地跨海而來,占據了我們的街道、房間和辦公桌。每個中國人都會兩句日語:"沙揚那拉"和"八格牙路"。前者使我們想起電視劇中的阿信、幸子、大島茂,後者使我們想起了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想起了豬頭小隊長、岡村寧茨、山本五十六。

這又是我們最陌生的一個民族,雖然有著幾千年的交往,可我們還是對他們所知甚少,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裏他們屢屢讓我們震驚。在天朝上國在西方的堅船利炮麵前焦頭爛額受盡欺淩之時,我們身邊這個一直不起眼的小國卻在同樣的挑戰中迅速崛起,很快取得了和西方國家平起平坐的地位,讓清朝上下大跌眼鏡。崛起後的日本不僅輕易擊敗了清朝而且不久之後又把龐然大物俄羅斯放倒在地,再一次讓全體中國人目瞪口呆。1945年,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國好運終於到頭了,日本列島變成了一片瓦礫,像一條案板上的死魚等待戰勝國的宰割。可是僅僅二十多年後,它就在瓦礫堆中再度崛起,就像科幻電影《終結者》中那個打不死的超人,被壓成碎片之後又慢慢聚攏,再度凝結成可怕的超人……這個民族體內一定有某種我們難以了解的特殊素質,誰都無法預言他們是否還會做出什麼讓世界再次震驚的舉動。

仇恨、友善、鄙視、尊敬、熟悉、陌生、欽佩、厭惡、羨慕、嫉妒……對這個國家我們張開口卻說不出話。一方麵,我們沿襲父輩的叫法稱他們為"小日本兒",嘲笑他們的五短身材,嘲笑他們的彈丸小島,我們開玩笑說中國人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他們全淹了;可另一方麵,老人們常常回憶,滿洲國的時候,三兩個日本人就能統治中國一個縣,戰場上日本軍人那種不怕死的勁頭確實可怕。一方麵,日本人以他們愛美的天性把日本列島治理得山清水碧,寸寸錦繡,讓每個旅遊者都心曠神怡讚歎不已;另一方麵,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忘記幾十年前的那場大戰中日本人表現出的野蠻殘忍,那種肮髒、血腥的獸性表現絕對是整個人類的恥辱。一方麵,我們不能不佩服這個屢次創造神話的民族的團結、努力、勤奮、敬業,對他們的效率和認真欽佩有加,我們不能不承認,大和民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是優秀民族;可是另一方麵,他們的小氣、自大和自私讓我們實在不敢恭維,而他們對那場戰爭至今為止依然模糊的態度讓人們感覺到和這個民族無法真正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