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段(1 / 3)

》。六年之後,這套蓋世奇書終於完成。

他把第一套新出鍋的熱氣騰騰的《呂氏春秋》派車拉到秦王嬴政的宮殿(那時候還是竹簡,又多又重),可是,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他又拿出一套放到鹹陽的城門口,一字千金懸賞能為這套書挑出錯的人,還是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他不知道,這是大家對他的忌憚,隻以為所有人都知道他現在的微妙處境,怕惹禍上身而不敢理他了。

都說人的想象力是無窮的,身處其中的人更是如此,呂不韋就是這樣。

他有點失望,感歎人走茶涼,回想自己當年叱吒風雲,呂不韋覺得自己真的老了。

當年,贏政拉著他的手叫叔父。現在,那位高高在上的秦王很久不曾拿正眼看過他。

從前,他門庭若市,想投靠他的人擠破了腦袋。現在,他把書放到鹹陽城門口,卻無一人問津。

想到這些,呂不韋好像真的老了。他想找人求助。

但是,他能找誰呢?當初,和他互相依靠的趙姬如今也被囚禁的大政宮中;華陽太後?她自己的親人昌平君和昌文君已經當上了丞相,他們楚氏外戚的地位已經一家獨大,怎麼可能再來幫自己?

他想,唯今之計,隻有恢複趙姬的地位,才有可能保住自己。

也許您沒明白呂不韋的想法,讓我給您解釋解釋出場人員的來曆和關係,您就一目了然了。您放心,它遠沒有《紅樓夢》中的人物關係複雜。

秦王宮之中,外戚勢力分為楚係,韓係,和趙係。

楚係是以來自楚國的華陽夫人為首,昌平君和昌文君是它的主要代表。

韓係是以來自韓國的夏姬為首,成蛟的母親韓夫人是主要代表。如今,這一支已經名存實亡了。

趙係是以來自趙國的趙姬為代表,呂不韋和醪毐是它的主要代表,因為他倆都來自趙國,而且都依附於趙姬。

贏政登基的時候隻有十三歲,這個時候,呂不韋和趙姬是相互依賴的。

現在,贏政親政,按理說,是呂不韋完全依賴趙姬的時候了。

但是現在的趙姬自身難保,何談依賴呢?

所以,呂不韋才有這樣的想法,恢複趙姬的地位,保住自己。

時間緊迫。

呂不韋鼓動大家去勸說贏政釋放母親,恢複母親的地位。

但是,贏政正在氣頭上,殺了第一個勸說自己的人,扔在大殿門口。

贏政發下命令,有再為太後說情者,形同此人。

但是這樣一來,反而激起了大家的熱情。

要知道,秦漢時期崇尚的還是士人之風,大多數人都有直挺的脊梁,血性的張狂。大家冒死覲見,要求贏政釋放趙姬。

那是你的親娘啊,你還要囚禁她,有損你秦王的威名啊。

她縱容麵首叛亂,還剩下孽種來搶我的王位,敢情不是你媽啊。

當然,這隻是贏政的畫外音,他不好意思說出這些來,所以,隻是拒絕有人來求情,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

勸諫者偏偏不信邪,越殺越勇,偏要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傲骨。

就這樣,短短的一個月,大殿門口堆了二十七具勸諫者的屍體。

這樣難能可貴的世風,到了後代已經越來越少。大家已經習慣了皇權,已經習慣了聽從命令。但這樣明知勸諫是死,卻還是要去找死,就有點缺心眼了。這個時候,學學李斯的心機,還能多活幾年,死也死在刀刃上。

當時,李斯的長子李由曾經問李斯:“您為什麼不去?秦王也許會聽您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