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轉,秦國變法深徹,一朝崛起,大出山東爭雄天下,並帶起新一波變法強國潮流。
“第三轉,趙國以胡服騎射引領變法,崛起為山東超強,天下遂入秦趙兩強並立之勢。其間幾經碰撞,最終以長平大戰為分水嶺,趙國與山東諸侯一蹶不振,秦國獨大天下矣!
“此後,秦國曆經昭襄王暮政,與孝文王、莊襄王兩代低穀,前後幾三十餘年紛紜小戰,天下終無巨大波瀾。然則,唯其沉寂日久,天下已臨再次轉折矣!”
“本次轉折又將如何?”
“人心思定,天下‘一’心漸成!”
“天下將一,軸心安在?”
“非秦莫屬。”
秦王笑道:“先生架嬴政於燎爐,不敢當!”
尉繚冷冷一笑:“燎爐之烤都不敢當,又如何為天下赴湯蹈火!”
秦王正色,起身離座深深一躬:“嬴政受教。”
尉繚心中更是對贏政刮目相看。自己剛才故意無禮冷笑,贏政並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談話的內容。贏政年紀輕輕便有如此的心胸和見識,難怪李斯對他如此自信。
第二天,李斯又把尉繚引薦給蒙恬。蒙恬仿佛看見了自己的偶像一樣,興奮異常。他從小就讀便了祖父和父親的兵書,對尉繚推崇之極。他本來以為尉繚隻是個神話,沒想到,現在就站在自己的麵前。尉繚也很喜歡麵前這個小夥子,他雖然和秦王嬴政一般年紀,卻開朗熱情,心無城府。尉繚也聽說過他們蒙氏三代的威名,更是惺惺相惜。
二人正在討論兵家之道,李斯府上的家丁跑來了,在李斯身邊稟報。李斯哈哈大笑,拉著尉繚的手,說道:“吾王還想繼續聽老哥的高論呢。”尉繚微笑,三人一起來贏政的書房。
坐定,贏政請教道:“先生善兵,請問先生如何歸一天下?”
尉繚並不客氣,說道:“臣雖善兵,卻不喜戰亂。現有一計,可兵不血刃而使天下歸順。”
贏政忙問:“計將安出?”
尉繚說道:“願大王毋愛財物,賂其六國豪臣,以亂其合縱之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
贏政有些失望。這個點子十年前李斯就提出了,比尉繚還多了一句,就是願意收錢,就給他錢;不收錢,就讓他在這個世界上永遠消失。十年來李斯雖然升了幾次職,卻從來沒有中止過這項工作,而且已經很有成效。但是這是秦國最高的機密,沒有幾個人知道,難道泄露了,尉繚是來試探的?
第三章 我本是臥龍崗散淡之人
贏政聽到尉繚提出的兵不血刃便可天下歸一的妙計居然和李斯十年前提出的“賄賂和暗殺”之計類似,以為這項國家機密已經被尉繚察覺,前來試探,便應付道:
“不知需要多少金銀?”
“三十萬金即可。”
“三十萬金可不是小數目,這對於秦國來說,實在有些困難。”
尉繚冷笑道:“兵法上說,十萬之師出,日費千金。三十萬金,隻不過是十萬之師一年的花費而已,卻能兵不血刃,統一天下。這既是秦王之福,更是六國之福。
“現在是統一天下的時候,秦王便是那統一天下之人。一場曠世之亂不可避免,秦王若能少些愛財,多些愛民,即可少些百姓生靈塗炭。請大王三思。”
尉繚說到最後,竟已聲音沉痛,使聽者落淚。
贏政此刻才知道尉繚之言,並非試探,而是真心,也被他這種悲天憫人的心胸所感動,立刻起身行禮道:“先生之言有理,贏政受教了。”
尉繚來到秦國幾日,贏政對他越來越愛,這天,幹脆對尉繚說:“寡人想留先生於秦,任上卿。”